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28【錄製節目】,調教香江,王梓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香港電影人經常參加的電影賽事就兩個,一個是臺灣電影金馬獎,另一個是亞洲影展。還有個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辦了好幾屆,不過沒幾個人把它當回事。
而亞洲影展因為日本和港臺扯皮,好幾年前就由競爭性賽事轉為展覽性電影節,現在已經沒人把所謂的亞洲影帝、亞洲影后當真。
所以此時的香港電影人,不管是電影公司老闆、導演還是演員,最最看重的還是臺灣電影金馬獎。
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臺灣電影金馬獎再次來臨,當各大獎項提名的名單出來後,臺灣媒體一片譁然。
東方夢工廠的《搭錯車》,獲得最佳錄音、最佳電影插曲、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剪輯、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11項提名。
《搭錯車》之前在臺灣上映了幾乎半年才落畫,而且獲得了從普通觀眾到影評人的一致認可,拿到11項提名倒也情有可原。
問題是還不止於此,暑期檔在臺灣上映的《皇家師姐》,接替著《搭錯車》在臺灣橫掃票房,一舉拿下3600多萬臺幣的票房收入。在金馬獎組委會公佈的提名名單上,《皇家師姐》也拿到最佳剪輯、最佳男配角兩個提名。這個最佳男配角提名,獲得提名的居然是康劍飛……
而還未在香港上映的《刀馬旦》,也拿到了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情片7個提名。
也就是說,今年東方夢工廠的三部電影。居然就拿到了21個金馬獎提名。
這種情況以前也有過許多次,不過獲得此殊榮的是臺灣的中影公司,這次數部電影獲得大量提名的卻是一家香港公司。
《自由日報》(臺灣《自由時報》前身)泛酸嗆聲稱:“……金馬獎到底是香港舉辦的電影賽事,還是臺灣舉辦的電影賽事?金馬獎組委會把獎都頒給香港人。不如把金馬獎也搬到香港去舉辦算了。”
《自由日報》去年才改名創刊,創辦人是三重幫的大佬林榮三,專門用聳人聽聞的報道和犀利的評論來吸引眼球。這次卻是摸到了虎鬚,因為金馬獎名義上是新聞局主辦的。《自由日報》的評論簡直是在打新聞局的臉,報道出來第二天《自由日報》就被警告整頓。
《中國時報》則是評論道:“現在的臺灣電影走入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電影的極度庸俗、商業化,粗製濫造成風;另一個極端是導演只看重電影藝術,完全不考慮票房市場。長此以往,臺灣的商業電影會因質量粗糙而被淘汰,而藝術電影則會因沒有資金而陷入困局。這次的金馬獎,一家香港電影公司居然拿到21個提名,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好到極點。臺灣的電影工作者應該警醒起來了……”
金馬獎還未開始頒獎。臺灣的媒體倒是自己先吵起來。討論的中心就是該不該給金馬獎定下了一個限額,比如規定同一家電影公司最多隻能拿到多少個提名。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康劍飛帶著鍾楚虹和關芝琳提前來到臺北。與林清霞一起宣傳《刀馬旦》。
《搭錯車》與《皇家師姐》的優秀,臺灣觀眾早已經有目共睹。但《刀馬旦》卻還沒在臺灣上映,許多影迷都對這部林清霞主演、並拿到數個金馬獎提名的電影萬分期待。藉著金馬獎的東風,如果康劍飛能趁機宣傳一下,那麼上映之後的票房肯定會高出不少。
鍾楚虹剛剛把《胡越的故事》拍完,馬上就要跟周閏發一起出演《巡城馬》,這次算是抽出幾天時間到臺北來做宣傳和參加頒獎禮。至於關芝琳也是匆匆從美國趕回來,她撮合老爸老媽複合的舉動好像沒什麼效果,她老爸關山比她回來得還早。
做宣傳自然要找個影響力大的節目,如今臺灣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是中視的《綜藝100》。中視早就進行了電視臺製播分離的改革,《綜藝100》雖然在中視播放,但製作公司卻是翰欣影視製作公司,電視臺只負責審節目。
康劍飛讓虞戡平聯絡到《綜藝100》的製作人黃紹彥,對方一聽說林清霞要上節目,當即一口答應下來,不但不要任何的宣傳費,反而可以給康劍飛等人報銷飛機票。
這是各取所需、一拍即合的事情,康劍飛想要借《綜藝100》宣傳,而黃紹彥想要借林清霞的名氣提高節目收視率。
…………
…………
《綜藝100》錄播室裡,張小燕對著鏡頭微笑道:“觀眾盆友大家好,我是張小燕,歡迎回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