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書蟲女配逆襲記,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知道劇情的她怎麼可能不知道皇上手裡還握著那樣一把利器。呵呵,不怕他查,就怕他不查。
她現在就靜靜的等著,拭目以待就可以了。
默璃也沒有急著去找皇上讓趙鈺去進學,她覺得再怎麼著急也不缺這一兩個月。再說,又不是她真的教不了他,她讓趙鈺去進學更多的是打著刷存在感去的。
可以正大光明的表現他自己,可以像其他皇子公主一樣向皇上請教,可以透過不同的夫子把趙鈺聰穎的名聲傳出去,可以讓皇上知道這個被他一直看不起的孩子,其實絕頂聰明。
至於啟蒙這種東西,她順手就給做了。她發現十六皇子不僅聰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且,或許是由於年幼時吃的苦,更加懂得堅持的意義。
於是,默璃這一個月,除了教趙鈺一些基礎的東西,就是去坤寧宮陪陪皇后,說說話。皇后是這整個後宮裡與默璃最有話說的人了。
默璃根本沒想過去巴結楊貴妃,她知道皇上目前根本不會立儲,而不僅僅是楊貴妃,包括整個楊氏家族也如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了。
皇后是根本不屑於,也沒有必要去巴結楊貴妃。身為皇后,不論以後誰繼承了就,她都是雷打不動的嫡母皇太后,並且以皇上對皇后的敬意,必定會為皇后解決好後顧之憂。
皇后的母家,雖然沒有人入朝為官,看起來沒有任何權勢。但是,天下名流的代表,趙國最大書院的院長,有多少人讀書人削尖了腦袋都想要跟徐家牽扯上那麼一點兒關係。
所以,默璃每次去都會帶上趙鈺,理由就是趙鈺這孩子年幼,且因為遭遇沒有安全感,她不放心,也捨不得。所以,去坤寧宮找皇后嘮嗑就成了嗎雷打不動的習慣。
默璃無比的情形現在她是淑妃而不是之前的小貴人,向婉華什麼的。否則,來找皇后,畫面也太奇怪了。
或許剛開始,皇后可能不太習慣這坤寧宮突然多出來兩個人,但是後來卻慢慢習慣了默璃和趙鈺的存在。甚至有一次,天氣尤其不好,默璃派人去通知了恍惚那天不需要再等她和趙鈺,而皇后卻派人去通知默璃,天氣不好,莫要走動。
對於這種情況,皇上知道後是樂見其成的。在知道皇后無法有孕的原因之後,皇上更是對皇后多了幾分愧疚。本來多年來皇上對皇后就很是敬重,或許,在整個後宮的所有女人裡,皇上也就對皇后存了幾分真心實意。雖算不上什麼男女之情,但是卻可以稱得上是親情。
皇后的為人,皇上還是畢竟清楚的,雖然賢惠大度,但是卻骨子裡帶了徐家清流世家,書香門第的清冷和孤傲,看著溫和,實則不好接近。如今,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接受了凌淑妃,皇上突然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嗯,他的眼光真不錯。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皇上也沒有歇著,而是明面上每天跟楊貴妃卿卿我我,醉生夢死,實際上卻是聯絡好了最忠心的官員,保證能夠把楊氏家族一把拉下。
這天,天氣尤其的好,就算還颳著寒風,但是絲毫都不影響皇上的好心情。
劉御史帶頭的十多名官員聯名參了楊國公縱容楊氏子弟,強佔土地,強搶民女,無視法律,草菅人命,貪贓枉法……羅列了足足有數十種的罪名,這天的早朝就成了對楊氏家族的批判會。(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七章公子世無雙(十九)
(十九)
死忠於皇上的人,根本不需要皇上提醒,便自覺的跳出來指責楊國公以及楊尚書,甚至還能清清楚楚的羅列出何時何地發生了何事,甚至比剛剛聯名參了楊國公一本的御史都瞭解的清楚。
那些沒立場,隨風倒的牆頭草,在這個時候大都是明哲保身,誰也看不出皇帝到底是個什麼心態。畢竟楊貴妃多年聖寵不衰,又育有大皇子,在無嫡子的情況下,一個長子的作用可就非常之大了。
皇上為了表示公正,專門成立了調查小組去調查楊氏家族,甚至還請出了皇族中最鐵面無私的恭親王,嗯,皇上都得叫他一聲皇叔。
除了楊家,任誰也找不出皇上的這個決定有什麼問題。楊家在口口聲聲的說忠心為國,遭人陷害,而皇上也一直是笑著打哈哈,根本沒什麼實質性的表態。
楊貴妃在聽聞這件事情後,瞬間就在腦海裡把這件事情的前後縷了一遍,也差不多瞭解了個七七八八。看這個意思,皇上是不準備放過楊家了。
這些年來,楊家做的事情她也知道的不少,若是楊家倒了,那麼她和大皇子都討不到什麼好處。不過,她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