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部分,史記(譯註版),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喪服制度應服喪九個月的大功只服十五日,應服喪五個月的小功只服十四日,應服喪三個月的緦麻只服七日,期滿就脫去喪服。其他不在此令中的事宜,都參照此令辦理。要把這道詔令通告天下,使天下人都明白地知道我的心意。葬我的霸陵周圍山水要保留其原來的樣子,不要有所改變。後宮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讓他們回孃家。”朝廷任命中尉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典屬國徐悍為將屯將軍,郎中令張武為復土將軍。徵調京城附近各縣現役士卒一萬六千人,又徵調內史所統轄的京城士卒一萬五千人,去做安葬棺槨的挖土、填土等工作,歸將軍張武統領。
乙巳日,文帝葬在霸陵,群臣叩首至地,奉上諡號,尊稱為孝文皇帝。
太子劉啟在高廟即位。丁未日,承襲帝號為皇帝。
孝景皇帝元年(前156)十月,下詔給御史:“我聽說古代帝王,有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天下之德的稱為‘宗’,制定禮儀音樂各有其根據。還聽說歌是用來頌揚德行的,舞是用來顯揚功績的。在高廟獻酒祭祀,演奏《武德》、《文始》、《五行》等歌舞。在孝惠廟獻酒祭祀,演奏《文始》、《五行》等歌舞。孝文皇帝治理天下,開放了關卡橋樑,處處暢通無阻,邊遠地區也是一樣;廢除了誹謗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賞賜老人,收養撫卹少無父母和老而無子的貧苦人,以此來養育天下眾生;他杜絕各種嗜好,不受臣下進獻的貢品,不求一己之私利;處治罪犯不株連家屬,不誅罰無罪之人。廢除宮刑,放出後宮美人,對使人斷絕後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聰敏,不能認識孝文皇帝的一切。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親自實行了。他的功德顯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廣施,遍及四海,沒有哪個人不曾得到他的好處。他的光輝如同日月,而祭祀時所用的歌舞卻不相稱,對此我心中非常不安。應當為孝文皇帝廟製作《昭德》舞,以顯揚他的美德。然後將祖宗的功德載入史冊,流傳萬代,永遠永遠沒有盡頭,我認為這樣做很好。此事交給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級的官員和禮官共同制定出禮儀,然後上報給我。”丞相申徒嘉等人說:“陛下始終想著孝親之道,製作《昭德》之舞來顯揚孝文皇帝的赫赫功德,這都是我們這些臣子由於愚鈍而想不到的。我們恭敬地建議:世間取天下之功沒有大過高皇帝的,治天下之德沒有超過孝文皇帝的,高皇帝廟應當作為本朝帝王的太祖廟,孝文皇帝廟應當作為本朝帝王的太宗廟。後代天子應當世世祭祀太祖和太宗之廟。各郡各國諸侯也應當分別為孝文皇帝建立太宗之廟。每年朝廷祭祀時,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時派使者來京陪侍天子祭祀,每年都要祭祀太祖、太宗。請把這些寫入文獻,向天下公佈。”景帝下制說:“可以。”
太史公說:孔子曾說:“治理國家必須經過三十年才能實現仁政。善人治理國家經過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殘暴免除刑殺了。”這話千真萬確。漢朝建立,到孝文皇帝經過四十多年,德政達到了極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漸走向更改曆法、服色和進行封禪了,可是由於他的謙讓,至今尚未完成。啊,這難道不就是仁嗎?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①。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陳豨軍,定代地,立為代王,都中都②。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後八年七月,高後崩③。九月,諸呂呂產等欲為亂,以危劉氏,大臣共誅之,謀召立代王,事在《呂后》語中④。
①中子:排行居中的兒子。劉邦有八個兒子,劉恆居第四。②“都中都”的前一個“都”是定都、建都的意思。③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稱崩。④呂后語:指《呂太后本紀》。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張武等議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①,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②。今已誅諸呂,新啑血京師③,此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願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中尉宋昌進曰④:“群臣之議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諸侯豪傑並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⑤,然卒踐天子之位者⑥,劉氏也,天下絕望⑦,一矣。高帝封王子弟⑧,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⑨,天下服其強,二矣。漢興,除秦苟政,約法令⑩,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三矣。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11),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12),一呼士皆左袒(13),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雖欲為變,百姓弗為使,其黨寧能專一邪(14)?方今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邪、齊、代之強。方今高帝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