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部分,後宮佳麗心悅我,精靈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號,不同色彩,用以傳達不同軍令。
站在圜丘臺上的何太后仰頭看了一眼,眼中映出煙花的色彩斑斕,她輕輕撥開擋在身前的幾個禁衛,往前走了幾步,目光穩穩盯向遠處站在血泊中的人。
在這片刻的靜滯中,長寧伯高喊道:“太后娘娘,你要對我們晁氏、蘄州高氏、臨淮劉氏動手,不必借陳留王的名頭。眼下我晁彥還沒死,不妨向太后提個醒……”
從方才冒出刺客,到眼下長寧伯出聲,前後不過須臾,謝令鳶也在他說話時,恍然想明白了前因後果。
這果然是何容琛安排的刺殺!
難怪之前蘇祈恩招了口供,大理寺也暗中查事了罪證,太后卻什麼反應都沒有。她一度以為太后是在等待時機——可實際上,朝廷正忙著交兵,哪有多餘的力氣去剷除這十幾個世家,猴年馬月能有這個時機?
所以何容琛裝作無事,私下籌劃的,就是快刀斬亂麻,怎樣最快、最穩地殺掉他們!殺掉世家在朝中為官的中流砥柱,推到陳留王頭上,以後再軟刀子割肉,對這些世家慢慢下手,剛柔並濟,總比兩方對峙使朝廷癱瘓要好。
高邈氣喘吁吁,豐城伯也將信將疑,他們靠到長寧伯身邊。
“蘄州高氏、臨淮劉氏、樂平趙氏、隴西李氏……”晁彥一口氣說出十多個家族:“還有我與豐城伯,雖不比‘長安四姓’,但在朝中畢竟也佔了四分之一的人,能湊出三萬兵力。不瞞諸位,方才我放出的訊號,就是集結兵力,圍困京城……以及南郊。”
其他方才被刺客嚇得東奔西逃的大臣,聞言氣憤驚呼:“晁大人,你怎生如此狼心狗肺之徒!竟然私結兵力圍困京城和這裡,你此前分明是早有準備,存了逼宮的心思!”
“你們暗中勾結陳留王,這是圖謀了多久!”
眾大臣憤怒,怒的卻不是他們勾結陳留王,而是圍困京城和南郊。長安有什麼?長安除了數萬百姓,還有他們的家眷!眼下活生生變成了人質!
這些亂臣賊子,豈不是也在威脅他們!
晁彥才不管眾臣義憤填膺呢,都被逼到這個份上了,註定是與整個朝廷作對。他繼續道:“我相信,得到訊號,長安令會想方設法,把他們放進城的。外城的百姓,你們倒不必擔心……內城門誰在守?似乎是申國公府上擔責?”
“胡說,長安有京師戍衛,你當他們形同虛設?”有大臣反駁,可是晁彥越是自信,他們越是擔憂。
只有何容琛知道,京師戍衛是在她手裡。佈下這些局之前,她定要確保萬無一失的。
長寧伯不在意他們反駁,得意笑了笑:“你們若不信,且等著。另有五千私兵,本是埋伏在南郊的路上,實不相瞞,本來你們也將死於‘陳留王之手’,哈哈哈哈!”
他們十幾個世家難免意見不一,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不能打破局面;有人認為應該趁皇帝不在京,先誅殺太后與何家,何家倒臺會有無數政治讓利。反正皇帝與太后不合,他們動手後,若皇帝先回京,那就恭迎天子;若陳留王殺過來了,那就恭迎陳留王。左右都是投機,一本萬利。
晁彥得意大笑,令群臣越發氣憤。且不說這些大臣的府第幾乎都坐落在內城,他們眼下分明也成了人質!他們急怒攻心下,倒是沒察覺,晁彥雖是在威脅,然而實際上是談判。
何容琛則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除非禁衛軍收手,放他們性命,否則這些家族調集的兩萬多私兵將圍攻長安,南郊外也有對方的援軍設伏,人數多於禁衛軍——由於他們的私兵多是隱戶,流動也難以察覺,很難界定他們在做什麼,要什麼時候動手。所以大理寺和監察衛也很難防。
何容琛權衡他的談判。
她沒有公然指出他們勾結陳留王的罪名,甚至沒有驚動他們,正是因為忌憚這些世家勳貴的私兵。先帝朝時,他們能策動正月之禍,能攛掇柳賢妃“四姝爭後”接連嫁禍害死兩個皇子,能逼退蘭溪派酈、沈、陸三家;他們佔有廣袤的田地,有著數以萬計的隱戶佃農,家族彼此勾結,私鑄銅錢兵器,積累下堪比國庫的財富。
其隱藏多年的實力,開國時尚且難削,又怎是此時的朝廷能夠剷除。若他們聯手反抗,只會攪得朝廷動盪不安。
可他們又都是投機之人,倒向了陳留王,甚至有家族迎合陳留王和北燕兩邊主子。她又必須要剷除,否則國家必亡於這些世家之手。
所以為了求穩,她鋌而走險,不惜以身作餌,在皇皇帝天面前亮刀,殺了這些貳臣之心的人!
她冷冷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