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宦海(科舉),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家人本就不是那種特別喜歡張揚的,加上知曉事情的嚴重,自是都點頭答應。
在家裡眾人的堅持下,顧雲浩最後只得決定在家再待幾天,七天之後再去府城。
主要是確實也有些事情需要處理,首先最為重要的,便是要去衙門取他秀才的文書。
雖是考上了秀才,但家裡人也還是覺得,要早些去衙門拿了秀才文書,心裡才踏實,而且要拿到了秀才文書,才可以登記免稅及徭役等事。
要知道秀才是可以免稅的,雖然只能免八十畝,但這個時代的農業稅太高,一旦免稅的話,他們家二十畝水田的收入足夠全家的日常花銷。
再則有功名的人家,不用攤派徭役。
本朝徭役是有各地的里長分派,且又分為銀差跟力差,銀差只需要給點銀子便可以免了,但是力差卻是必須出個壯勞力去幹活。
因著有方守華的緣故,他們家一直都是分派的銀差,但每年也得花好些錢,這下顧雲浩考上了秀才,家裡每年也能多結餘幾兩銀子。
顧雲浩亦是覺得此乃正事,故而次日一大早,便坐著牛車到了縣裡。
先去縣衙領取了自己的秀才文書,又分別拿到縣衙六房做了登記,待到辦完這些,便直接去了趟縣學。
每年院試,各府的頭十二名秀才,都錄為稟生,第十三名至三十名為增生,剩餘的二十人乃是附生。
稟生不但可以在縣試、府試及院試時為人作保,而且每月朝廷還會發放一兩銀子的稟膳銀。
顧雲浩為院試案首,自然錄為了稟生,故而拿了文書之後,便到縣學領取了一年的稟膳銀。
估摸著時間,顧雲浩囫圇地在一處小麵攤對付過了午飯,就去買了些禮物拜訪梁成業,並告知陵江書院之事。
得知得意弟子能去陵江書院讀書,梁成業也是歡喜不已,只一再要他虛心求學,不可因為院試成績不錯,就心生傲意。
顧雲浩自是點頭答應下來。
因想到先前顧明琮提及的顧雲凡進學之事,顧雲浩想了想,還是問了一句。
“因著你們幾人考的都不錯,倒是讓老夫沾了不少光。”
聞言,梁成業捻鬚笑道:“許多人家都想將子弟送來進學,只是老夫先前憂心你們院試之事,沒有那心思,現在眼看著就要入秋了,又想好生過個年,待來年開春吧。”
說到這裡,梁成業又是頓了頓,繼續說道:“可是先說好,即便你是老夫的得意弟子,也得按規矩來,老夫收徒,只收資質不錯的蒙童。”
“自當如此,學生不敢讓先生為難。”
顧雲浩點頭表示明白。
兩人又閒話一陣,見天色漸晚,顧雲浩便辭了梁成業,趕回青坪村。
“爺爺,今天去縣城,我順便將一年的稟膳銀給領了,喏,奶你拿著收好。”
回到家裡,顧雲浩便將文書交給了顧明良放好,又將那十二兩銀子交予李氏。
看著顧雲浩遞過來的銀子,李氏卻是有些遲疑起來。
“奶,怎麼了?”顧雲浩不解地問。
“還是讓你爺說吧。”
聞言,眾人都是看向了顧明良。
“今天趁著你們兩房人都在,我有一件事要跟你們說。”
說到這裡,顧明良一臉肅然地抽了口旱菸,對著顧長光跟顧長榮說道:“這幾天我跟你們娘商量過了,決定還是應該先分家。”
聽了這話,顧長光跟顧長榮兩人皆是連聲反對。
“爹,是不是我們哪裡做錯了事。”
“父母在,不分家,現在你們二老身體康健,我們怎麼能……”
見狀,顧明良滿意地笑了笑,打斷了顧長光兩兄弟的話,說道:“雖然說是這麼一說,但是樹大分枝本來就是應該的。”
“我一直以為,家裡窮的時候,咱們應該擰成一團,因為這樣聚力才能把日子過好,但現在家裡收入多,條件好了,你們兩房都有能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分家也是應當的。”
“而且,先前小浩跟雲濤都在私塾唸書,一應開銷都相差不大,而現在小浩有了收入,今後唸書考試的花銷又不一樣,以前或許能勉強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今後可就難了。”
說到這裡,顧明良又是一頓,嘆了口氣道:“再則來說,我跟你們娘年紀也大了,總歸是有糊塗的時候,不如早早的分了家,你們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免得到時候多出什麼事端,把原本和和氣氣的一家人弄得心下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