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我有特殊的宅鬥技巧,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底好不好玩。”
“可好玩了。哦,我還見著了大舅母,她還給了我一枚玉佩。”宋如錦從懷裡摸出一塊玉佩,“疏影,你一併收起來吧。”
疏影過來拿玉佩,一面指著暗香笑罵:“你這個沒良心的死丫頭,剝栗子只知道剝給自己吃。”
暗香立馬反應過來,剝了一個完完整整的栗子遞到疏影面前,一本正經地說:“疏影姑娘,您要的栗子來了。”
疏影笑嗔了一句,“就你皮。”
宋如錦跟著犯饞,眼巴巴地望著暗香,“我也想吃栗子。”
暗香躲到疏影的身後,笑嘻嘻道:“姑娘可別看我,我今兒就專門服侍疏影。”
疏影反手拍了她一掌,“小蹄子,姑娘都使喚不動你了。”
暗香“嗖”地一下跳開,衝著疏影做了個鬼臉。
兩人笑鬧了好一陣,疏影才繼續收拾起東西來。
“姑娘,你早上帶出去的鎏金手爐呢?”
宋如錦一拍腦袋,“忘了跟你說,我今兒瞧見一個人冷,就把手爐送給他了。”
疏影一聽急了,“那個手爐是劉老夫人給的,原也是御賜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
“沒事兒。”宋如錦輕飄飄地擺擺手,“回頭我再向外祖母討一個便是。”
疏影也是沒轍,只好追問道:“姑娘把手爐送給誰了?”
宋如錦本想同她們講講今日的經歷,但想到那段時間是瞞著周嬤嬤偷偷溜出去頑的,頓時一句也不肯多說,只推說道:“送給路邊的乞兒了。”
此事就此作罷。
夜漸漸深了。
靖西王妃走進屋子,侍女上前替她解下披風,輕聲道:“王妃,世子已經睡下了。”
靖西王妃微微頷首。藉著昏暗的燭火,看見案上擺著一個手爐,心中訝異了一瞬。她記得他的兒子,靖西王世子徐牧之,素來是不愛用手爐的。
她提起手爐看了一眼。
“王妃,”侍女小心翼翼地提醒,“世子交代了,任何人都不能碰這個爐子。”
“嗯?”靖西王妃挑起了眉。
侍女硬著頭皮解釋:“世子回來之後就一直捧著手爐,特意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許碰……”
鏤空鎏金的手爐,爐身上精心刻著松竹梅歲寒三友的圖案,爐底有一方篆印,上書“大夏永平年制”——是禁中的東西。
靖西王妃問著一旁的侍女,“秋蘅,世子今天去哪兒了?”
秋蘅道:“早上世子說要去京郊賞梅,騎上一匹快馬就走了,至酉時方歸。”
京郊賞梅,應是去華芳林了,這手爐八成也是福陽長公主給的。
“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靖西王妃嘆了口氣,轉身走了。
走到半路突然頓住了腳步。不對啊,今天福陽公主設宴,華芳林都是京中各家的女眷。
靖西王妃反應過來。
她折回去看了一眼手爐。宮中賞賜均有記載,仔細探問一番就知道這手爐是誰家的了。
次日清晨,宋如錦去給老夫人請安,正好聽見老夫人和劉氏說起進學的事:“衡哥兒也不小了,該給他挑個先生,好好學幾年,說不定還能趕上後年的秋闈呢。”
“是該請個先生好好教導,虧他還是個爺兒們,鎮日畏畏縮縮的,上不了檯面。”劉氏應承下來,神色嫌棄得很。
“再如何不肖,也是侯爺唯一的兒子。”老夫人瞥了眼劉氏的肚子,“你要再不爭口氣,就等著認衡哥兒為嗣子吧。”
劉氏抿了抿唇,終究還是什麼都沒說。
“二姑娘來了。”老夫人跟前的採杏打起簾子,“外頭冷,姑娘快進來坐。”
劉氏鬱郁的神色一掃而空,含笑朝剛進門的小女兒招了招手,“來,錦姐兒,坐娘身邊。”
宋如錦乖巧地行過禮,規規矩矩地坐在一旁。
老夫人道:“看見錦姐兒我倒想起來,幾個姑娘也該聘個西席,好歹認識幾個字,不至於當個睜眼的瞎子。”
“慧姐兒一直有人教著呢,至於錦姐兒雲姐兒……我回頭和二弟妹商量一下,讓兩個姑娘在一塊兒學,一來彼此能作伴,二來也能省一筆開支。您看呢?”
“你決定就好。”老夫人見劉氏提都不提宋如墨,也心照不宣地避開了她。
一個庶女,能有多大的造化呢?
隔了幾日,義安侯夫人張氏來訪,劉氏就同她說起了這回事兒:“大嫂見多識廣,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