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科舉出仕(士),世紀史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
“趙兄且聽我道來。”黎池將他抄書掙錢、順道看書的事說了出來。
聽完黎池的敘述,嚴瑾感嘆:“池弟這樣刻苦讀書,值得稱讚。現下天下學子無不抱著官定的四書五經死讀,為求一身功名汲汲營營,哪還會去讀律法和史書這些旁門書籍呢?”
黎池聽了後,笑容中帶著慚愧:“瑾兄這話誇得小弟深感慚愧呀,我不過是想‘以史為鑑,可辨忠奸;以法為繩,可明進退’,終歸還是為了功名仕途才讀這些書的,並不是真正為了讀書而讀書。”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這話卻是不能說的,身為臣民竟不想著皇朝綿延萬萬年,卻想參透皇朝‘興替’,是想做什麼?
嚴瑾和黎池就讀書的幾種境界展開了討論,趙儉沒有參與進這個話題、反而有些目光無神。
原來還有這一重原因嗎?黎池起初就選擇跟他交好,竟是自己手下的四寶店對他有援手之恩的原因?
趙儉沉溺於自我思緒中也不過是轉眼之間的事,甚至都沒等眼底的情緒蔓延到臉上來,一個眨眼,他依舊是那個如一輪郎朗明日般的疏闊男子。
“要我說,為皇朝、為黎民而讀書,才是讀書境界中最應推崇的。”
趙儉說的非是‘為聖上、為黎民而讀書’,黎池就更感覺這人值得結交。不再只因為這人‘相由心生’而外露的郎朗疏闊,還在於他對皇權沒有愚忠思想,而是站在為皇朝(社會)、為黎民的立場上。
不過,也許以上兩點都只是個添頭?畢竟他當初熱衷於拜訪四寶店少東家,除了表達謝意外,主也是想結交一位手中店鋪能遍佈燕國大小府縣的能(用的)人。
接著,三人就‘該讀哪些書’的話題又談了起來。
趙儉覺得讀書應該兼採眾長,就是什麼書都要讀,不一定要讀精、但要有所涉獵。
黎池也覺得如此,但於他來說科舉功名是立身之本,首先科舉書籍要讀精讀深,再才是去讀些有實用功能的書籍,如手工業書籍、農書、律法書等。
嚴瑾從小到大被唸叨要讀書科舉,反而就不喜讀四書五經了。他認為該讀些描寫市井世情的書,簡言之,就是多讀話本。
聽了嚴瑾要‘多讀話本’的論調後,黎池和趙儉都被逗笑了。
對於嚴瑾這種可以說是不求上進的讀書言論,黎池沒有絲毫批評牴觸的想法,百樣人有百樣活法,他並不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他人該過哪樣生活。
他只是覺得有些好笑,當下的話本是什麼樣的,他也在四寶店瀏覽過幾本,“話本?什麼樣的話本?是狐仙倩影,還是才子佳人?亦或是……滿園春色?”
即使是在說著春色曖昧的話,黎池也還是一身光風霽月,不見絲毫猥瑣。
嚴瑾的臉‘轟’地一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又一眨眼就紅透了!面紅耳赤地高聲反駁:“我,我才沒有呢!是……是……就是一般的話本!”
趙儉也玩心大起,“一般話本?那是什麼話本?可能說個名兒讓我和池弟見識見識?”
“哈哈哈!”黎池拍著椅子扶手,朗聲大笑,“趙兄真是促狹愛捉弄人,你看他的臉都紅得冒熱氣兒了,趙兄你還問他話本的名字!”
“池弟,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就是個表面溫良的,其實內裡不知多少彎彎腸子!經常賣了別人,還想著法兒讓他乖乖送上賣身錢。”對於黎池的話,趙儉可不認。
“就像剛剛,明明是池弟你先打趣瑾弟看了什麼話本的,我就是順嘴‘添了根柴’,可不能認下這‘縱火之罪’的。”
黎池的心中先是一頓,接著聽到‘添柴’和‘縱火’之別的話,也就忽略了心中的一絲不協調感,非常乾脆地認罪:“好好,這‘縱火之罪’小弟我認下了,為了減輕罪罰,我決定不再窺探瑾兄心中的滿園春色。”
嚴瑾也是破罐破摔了,“好好,我心中的確關了滿園春色,那趙兄和池弟心中的春色呢?是什麼樣的?喜歡什麼樣的景色?”
男人,不,男性在一定年齡之後就會開始說些葷話,古今的都不例外。
黎池前世雖不怎麼熱衷說,可卻也是說過的。畢竟,說葷話、談美女,可是增進男性間友誼的一條捷徑。“我心中的春色啊……必然是體貼周到的、賢淑大氣的、端莊沉穩的。”
作者有話要說:
提醒一下,此文是男穿男正常向結婚生子文,趙儉肯定不是CP,他只是一個重生了的、來找前世丟失了的、金手指的皇子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