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部分,重生之一品皇家媳,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色比以前還要白,仿似是用藥水蘸敷後,磨過一道皮,黥面的刺青完全看不出來了,惟獨額頭上有個紅痣,十分的顯眼,估計是那裡的刺青疤痕太重,額頭皮肉太少太薄,不好磨多,只能點痣來掩蓋。
這些最關鍵的都能調整,其他眉毛眼睛,鼻子嘴兒,改起來也不難。
光看眼角處,脂粉蓋得特別厚,似是為了遮住縫過線的痕跡。
為了重回京城,活活把自己變成一張畫皮,全身動了手腳,眉眼唇臂,面板骨頭都幾乎都換了包裝,再不是自己了,這樣……真的值得?
太皇太后早注意到唐無憂懷裡的珍琴,有些驚喜:“這是九霄環佩?你是要用這個給哀家彈曲子?”
九霄環佩是伏羲式的唐琴,在古琴家中有仙品之稱,音質出類拔萃,據說,就算五音不全的人,只要用九霄環佩練習一段日子,也能成樂中翹首。
“回太皇太后的話,無憂為太皇太后撰了詩,又譜了曲子,今日特意用九霄環佩彈唱,為太皇太后祝壽。”少女柔聲,
想不到沂嗣王的這個唐家表妹,不但生得好,還會作詞譜曲,一群世家子弟們都窸窣起來,目光裡更是來了興趣。
“好。”賈太后叫朱順賜了座。
唐無憂抱琴坐在後方,纖指一撥,絃動,音如珠玉,打破安靜,接著,袖口一飛,一連串妙音在指下翻飛而出。
且不說彈琴人技術如何,九霄環佩不是蓋的,音色蒼松透潤,高音如金石,低音如平湖,為曲子大大增色。
曲音悠揚,在附近的承天湖上方旋繞。
少頃,在場不少世家子弟已抬起手指,在桌案上隨著節奏敲擊。
音律交換時,唐無憂輕啟唇,吟唱歌曲。
“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隊纓鈴響。
獵獵東風焰赤旗,畫神金甲蔥龍網。
鉅公步輦迎句芒,複道掃塵燕彗長。
豹尾竿前趙飛燕,柳風吹盡眉間黃。
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鶯囀遊絲起。
寶馬搖環萬騎歸,恩光暗入簾櫳裡。”
……
歌聲伴著曲子,餘韻不覺,比起大宣宮廷樂,雖然不大適合宮廷正統,有些怪異的調調,卻也有幾分風情,而且這詞乍一聽,著實叫人驚豔,絕不是出自俗人的手筆。
待曲終,九霄環佩的餘音饒在半空,經久不散。
唐無憂離開琴臺,跪下:“給太皇太后獻醜了。”
“這詩的名字,叫什麼?”賈太后聽得甚是滿意。
明明簡單的問題,唐無憂卻是臉一紅,好半天才低聲:“漢皇迎春詞。”
賈太后一頓。
漢皇迎春?這分明是在暗示皇上迎她入宮。
這唐氏,是在自薦枕蓆。
其實今天叫唐無憂參加擷樂宴,賈太后本想替她在宴上擇門親事,也好應付了沂嗣王,不過她眼下憑這首特別的祝壽曲表明了心意。倒是有些為難了,尤其嗣王也正在下面望著。
賈太后望一眼身邊人,一語雙關:“皇貴妃覺得無憂姑娘這闕漢皇迎春詞怎樣啊。”
雲菀沁明白,太皇太后是在試探自己可要將唐無憂納進後宮,聲色輕緩柔和:“無憂姑娘這詩韻律流暢,詞眼華美,倒也算是寫得有心。”
唐無憂眼皮子一動,倒還識相,自己窮思竭慮,半篡半仿,將幾名後朝詞人的宮廷詩東拼西湊,挪為己用,剛好與後世一首古風曲子吻合,漢皇迎春詞的名字,又有無限的寓意,不用這個,還用哪首,果真得了個滿堂彩。
正是想著,卻聽水榭內女子繼續:“只可惜,這詩實在是大逆不道,該當死罪。”
賈太后先前還沒仔細聽,只覺這文辭華麗動聽,一聽雲菀沁的話,忙再細細琢磨,也嚼出一些她這樣說的原因。
“這詩不過描寫春光美好,欣欣向榮,言辭也是朝氣蓬勃,無憂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還請皇貴妃明示。”唐無憂面露驚懼,趴伏在地,盈盈落淚。
“無憂姑娘可知淮王是誰?”雲菀沁目色凝住她。
唐無憂被問得背上流汗,史上被封為淮王的多得很,她哪裡知道是誰,歷史上的人物,她不過知道那些名氣響亮的,這人鐵定不怎麼有名!什麼小貓小狗,根本沒聽過啊。
“不知道淮王,有本書叫做淮南子,無憂姑娘應該聽過吧?作者淮南王劉安,上古朝代漢高祖的孫子,因造反,妄圖中途篡位,最後不漢武帝所擒,自刎朝堂,後世人口裡,常稱他淮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