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農學大師在古代,做男人挺好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個月就將大半個山頭都開發成田地了。

而白亦容卻仍舊進展緩慢。

這日,他去跟皇上彙報開墾進度的時候,碰巧遇到了白亦容。

白亦容很客氣地跟他打了聲招呼,他心裡雖然暗喜白亦容動作慢,卻還是保持一副冷淡的樣子,朝白亦容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

白亦容見他一副冷淡的樣子,也不熱臉貼著冷屁股,打過招呼就繼續走自己的路了。

能夠爬上戶部侍郎這個位置,楊思義絕對不是個蠢人。他走著走著,便思索著白亦容進展如此之慢,是為了什麼。而且,為什麼看起來,他一副不著急的樣子?

白亦容這個人到底是對自己太自信,還是敗局已定自暴自棄了呢?楊思義緩緩思索著。

作者有話要說: 讀者“南瓜”;灌溉營養液 5

讀者“王叢叢”;灌溉營養液 1

謝謝兩個哈尼的營養液,啵啵啵~

這章寫得我有點壓力,總覺得自己在異想天開,嗯~

第34章 墾荒比賽

白亦容進入了聖安殿; 永和皇帝正在看奏摺; 見他來了,便將奏摺放置在一邊; 然後看向他。

“白愛卿,聽說你還沒開始播種,這是真的嗎?”皇上關切地問他。

白亦容不慌不忙道:“是的。”

雖然這只是一場比賽,但是永和皇帝還是希望白亦容能贏; 畢竟他這顆沒有背景的棋子比較好使。不像楊思義,是站了隊的。然而,永和皇帝還是私心裡想選個種田更勝一籌的。於是,白亦容和楊思義兩人的較量由此開始。

永和皇帝微微蹙起眉頭; 想要問白亦容; 而後想想,便作罷了。反正到時候,結果自然會揭曉。

今年西北又是大旱,然而,卻沒有發生饑荒。永和皇帝得到了這個訊息時,心中是驚喜萬分。看來,白亦容所謂的砂田法奏效了。

他下令下去; 令整個西北地區推行砂田法。其實,不用永和皇帝開口,那些人家也已經開始了整砂田種地。

那些沒聽白亦容話的人則是悔得捶胸頓足,他們早先就是見白亦容不過十三歲少年,認為他年少不懂農學; 卻不曾想被現實狠狠地打了一記耳光。

到了今年,差距就明顯地拉開來了。那些將田地整成砂田的人地裡頭還有收穫,那些沒跟隨潮流的人家則是莊稼全都枯死,顆粒無收。

於是,那些沒搞砂田的,紛紛向已經弄好砂田的農民請教。當地的農民對白亦容簡直是感恩戴德,奉若神明。要不是他,恐怕今年他們還得餓肚子。

訊息傳到了殷都,永和皇帝龍心大悅,又賞賜了白亦容,還把他的官職往上提了提,從正六品成為了從五品。

楊思義得知這個訊息後,內心裡很是忐忑不安,倍感壓力。他是地主豪強們推出來,直面白亦容的一顆棋子。

經過稅收改革一事,地主豪強們意識到如果讓白亦容繼續安穩地升官發財,對他們的利益毫無好處。既然無法挑撥離間,亦或者拉白亦容沉迷於黃…賭…毒,那麼就推出一個比他更厲害的人來主持農事。而他們千挑萬選,最後選中了楊思義這個人。

楊思義,年齡四十五左右,早年家庭貧困,父母雙亡,自己是一邊種田一邊讀書,在三十五歲那年才考中了進士。從此,他飛黃騰達,最後爬上了戶部侍郎這個位置。一個沒有背景的人能爬得這麼高,可見其人的心機和手段。

地主豪強們選中他,是因為在所有官員中,論對稼穡一事的瞭解,恐怕沒人比得過楊思義。在楊思義考中進士之前,他種了二十多年的田地,對田業一事恐怕是瞭解得不能再瞭解了。

今年夏稅剛過,接下來是秋稅,兩人的第一輪交鋒恐怕就要在秋稅裡了。

楊思義開墾的全是坡田,是旱地。

白亦容則是一邊指導農民開墾荒地,一邊掐算著播種時間。

他打算將這座山整成梯田。

梯田,看起來跟坡田畲田一樣,其實還是有區別的。跟坡田畲田不一樣的是,梯田會特地設堤埂,為的是嚴防水土流失。

所謂梯田,首先按照山的等高線修成階梯狀的田塊,其次,修成石階梯包圍水土,最後也可以引來山泉種植水稻。如果沒有山泉的話,也可以種植粟麥。

整梯田比整坡田費勁,而且還耗資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白亦容才整好這座山,幾乎將整座小山都整成了梯田。

他招來的這些流民雖然心裡有疑問,不過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