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家有四寶,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這樣結束了,然後晚飯的時候可憐的阿璋在妹妹元元瞪起的圓眼睛下,吃了一碗白飯,什麼菜也沒吃。
一對爹孃勸了兩次後,見小兒子明明委屈到不行,但還是堅決不吃菜,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宿慧發作了,最後也只能由著他。
阿璋在兩邊哥哥姐姐若有似無的視線下,默默扒著白飯: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能說!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之間元元就兩週歲了,再一眨眼就到了過年的時間了,小包子裹著厚厚的棉襖棉褲,腳步蹣跚地圍觀著各種古味十足的過年活動。
貧瘠的小縣城也讓美人娘扒拉出不少東西當作年禮送回了京都,京都那邊也送來了不少東西,然後是鄉紳商人的年禮,美人娘每天接待禮物都忙得團團轉,倒是讓元元有了更多的時間和三個哥哥姐姐呆在一起。
照顧哥哥姐姐們的李麼麼也被美人娘徵用了,現在只有原本哥哥姐姐這邊的小春和小夏兩個大丫頭看著他們,另外原本陪伴四個孩子的小孩子都被送到莊子上養著了,等到再長大一點再回府當差。
說到這裡就先說一說他們家的人員配置。
首先是六個主人,兩個先生,再然後兩個先生身邊都有自己隨身的丫頭或者小廝,他們家這邊就給每人配了一個打雜的,至於粗使則是統一的。
府裡的下人大體可以分為三戶,一個是馮家,一個是李家,另外一個則是張家,這三家都是京都那邊跟過來的。
馮家一共四口人,馮管家留在了京都管理他們家在京都的產業,馮麼麼是美人孃的心腹也是整個內院的總管,她的兒子叫水硯是家裡的車伕,不過因為這裡沒有多少需要他們家出門交際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都在門房。馮家的兒媳婦則是家裡的廚娘,一家子的位置都非常重要。
李家的人口比較多,李老頭是做門房的,李管家則是家裡的外管家,外院的事情都是他的職責範圍,李麼麼則是東院的管事麼麼,她的責任就是照顧三個稍大的小主子,然後幫襯馮麼麼。
李家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小兒子叫石墨跟在美人爹身邊做常隨,小兒媳婦兒在廚房當差,大兒子一家子在京都馮管事手下做事,二兒子一家子則在外面的莊子上,至於一個女兒據說是嫁在京都的,並沒有跟過來。
接下去就是管著外面莊子鋪子的張家,張管事具體做什麼元元並不知道,不過他是兩個男包子的武師傅,可能相當於家裡的護院吧,張麼麼則是管著家裡的針線房,張麼麼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唯一的兒子在外院先生那裡打雜,三個女兒都在針線房裡當差。
可以說這三家人就掌管了他們家的方方面面,看著美人娘和三家人親近的樣子,元元不知為何就是覺得背後發毛,這種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眼皮子底下的生活真是恐怖。
另外春夏秋冬四個大丫頭都是這裡買的。
以上都是叫得出名字的家僕,至於叫不出名字的粗使,和僱傭的僕婦只多不少。
元元一開始看著美人娘理事的時候還很驚歎,一家子才幾個人居然要這麼多下人,結果就聽見馮麼麼和李麼麼說下人還是太少了,很多地方使起來不方便,不過小地方實在買不到合心意的,只能買些孩子放到莊子上自己調教,想來過兩年就能週轉了。
嚇得元元低下頭掰著自己的小爪子數了一數,在京都的那些不要算,光是在這清涼縣的上點檔次的下人就有30多個,另外粗使的,莊子上等待調*教的,零零總總不少於60人,若是再加上京都的,那麼光他們一家子的下人就得有上百人。
以前總聽古裝劇裡,誰誰家一門上百人覺得誇張,現在事實擺在眼前,這可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我們家好多人。”元元張大眼睛坐在美人孃的身邊,秀秀也跟在一邊,看兩個麼麼和丫頭們給府裡所有的人發年禮。
兩個哥哥這會兒跟著美人爹也在外面做著同樣的事情,不過外面還包括衙門裡的衙役和各種書吏。
“嗯。”秀秀歪著頭看攤在一邊的花名冊,同樣表示震撼,雖然小臉上一派高貴冷豔。
“這就覺得多了?”美人娘好笑的看了湊在一起的姐妹兩人,見兩張包子臉都抬起來才接著道,“等以後你們回了京都就知道什麼叫多了。”
開國元勳,鐘鳴鼎食之家的奢靡和排場,真是誇張的讓人噁心!
美人娘臉上有些不屑的微笑讓姐妹倆滿心奇怪,不過更多的是好奇,他們家在京都到底是什麼人家?
第7章
祭灶王,掃塵,晾曬,灌腸,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