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這項良好的信譽,不少世家敗落,為了再重起,選擇將書籍內容出售,不僅能夠渡過難關,而且古籍仍然歸於自己,這樣就不算對不起列祖列宗了。
這樣拐著彎,美名為不讓祖先傳承丟失,不知道是不是有了這個遮住顏面的說法,一時之間販賣古籍內容一事蔚然成風。
每個黑市之中的藏書閣的藏書都迅速擴大,而每一份藏書,只要藏書閣收納以後,就迅速的發到其他藏書閣去。
這樣一來,就算其中一個藏書閣覆滅,其他藏書閣內的書籍也能夠保留。
林墨搖了搖頭,沒想到終有一日他也如同那些自欺欺人的破落人家一樣,靠這典賣古籍內容來換取銀子。
進入藏書閣之後,就看到一個大大的長櫃檯。
櫃檯上方掛著一個大大的玻璃吊燈,吊燈上密密麻麻的蠟燭,最起碼有上百跟一起燃燒,將整個大堂照得非常明亮。
櫃檯後坐著一個跟林墨小七一樣打扮的人,此時正拿著一本書在看。
林墨他們推開玻璃門,帶動了鈴聲,對方聽見抬起頭看了過來。
“是來買書還是賣書?”
是的,藏書閣內的書都是可以賣的,而且比外界還要便宜。
林墨搖了搖頭,“是賣古籍內容。”
對方開口:“拿出來給我看看,若是我們藏書閣沒有收錄過,價格好談。”
林墨從懷裡掏出紅布,放在櫃檯上,掀開後露出裡面四本有些舊,但儲存完好的書。
對方依次翻開四本書,一本是醫書,一本是風水書,還有一本講的是樂經,最後那一卷紙書才讓對方嚴肅起來。
這是一本史書,記錄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朝代,因為是用紙記錄,對方有些懷疑這段歷史的真實性,但是這書寫方式更像是南北國時期,其中記錄的歷史恍如親眼目睹一樣,不管是真是假,都值得慎重。
那人嚴肅的對林墨說,“前三本書,二十兩一本,最後一本給你出到一百兩。”
畢竟買的是書中內容,而不是古籍本身,這是古籍本身的話,足可以出到上千兩。
不過來藏書閣賣書的沒有一個賣古籍,那人連問都沒有問。
林墨點頭同意了。
不是他不想還價,而是藏書閣都有自己的規定,一本書的內容值多少銀子自有人評估。
若是不滿意,可以不賣。
林墨同意之後,書會留在藏書閣幾天,等待對方抄錄完畢。也是因為藏書閣以往的信譽,林墨才能夠放心的將書放在這裡。
反正這些書但對方抄錄完之後,他就會拿到上面放到銀行裡抵押,再貸一筆銀子。
這一百六十兩,再加上之前其他兄弟跟自己籌得銀子足有兩百兩。
兩百兩,算一算可以來一艘船了,再說他們要的也不是那種大船,新船,一個小一點的二手船兩百兩足夠了。
藏書閣給的是銀票,黑市統一印製的銀票,這種銀票可以拿到上面銀行去兌換。
拿到銀票,將書放在藏書閣以後,林墨帶著小七去了藏寶閣。
藏寶閣別聽名字好聽,其實就是個做二手生意的地方。
取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它收的東西很多很雜,對於某些手頭緊的人來說,這裡確實是一個寶地,花一點點銀子就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
藏寶閣內包羅永珍,裡面就有林墨所需要的火器以及鋼鐵船。
雖然這些都是別人淘汰的舊物,被藏寶閣低價收取了過來,再新增一點點賣給其他人。
價格賣的不貴,基本上是薄利多銷,籠絡了絕大部分黑市的客人,利潤也是可觀。
即使外面那些擺地攤的人羨慕嫉妒恨,但那也沒辦法,誰讓藏寶閣有渠道,可以低價收破爛。
沒錯,藏寶閣在某些人眼中就是個收破爛的地方。
而林墨就是過來買破爛的。
林墨讓小七抱著小老虎在門外等著,他一個人進入藏寶閣內。
藏寶閣內動物是不能進去的,只能讓小七在外面等著了。
藏寶閣非常廣闊,裡面就跟雜貨市場一樣,每個小間都聚集了一群人。
林墨繼續往裡走,走到一個小間上面寫著船的地方。
這裡的人寥寥無幾,也對,真正想要買船的都去拍賣行,那裡的船更大、更新、更先進。
也就像林墨他們這種窮人,想要到海里闖一闖的才會來這裡買舊船。
更何況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