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年間,戴梓肯定是沒有出路的。
那麼等四爺登位,再恢復戴梓所該擁有的榮譽。
敏寧老實起來,但隔壁的八爺府中卻不怎麼好過。
敏寧豈是那麼容易被人欺負的?雖然被四爺看得緊,但不代表她不能給隔壁府找麻煩。
老八既然敢將她找日本人麻煩這件事告知日本人,那麼就別怪她遷怒到他身上。
“老八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聽下面的人說一些商人聚集起來,拒絕提供貨物給咱們?”
這一日三皇子聽到手下傳來訊息,說是平日裡採購貨物的商鋪拒絕再提供貨物。
通往東洋的商船可是他錢財重要的來源,這猛一出了事,可不讓他驚慌失措。
關於商船平日的採購都是老八這邊的人負責,出了事他自然來來老八府上問個究竟。
八爺一臉苦笑的搖了搖頭,放下酒杯,指了指隔壁,“這不是得罪小四嫂了嗎?她那邊的商鋪拒絕給咱們供貨,許多小商人都是靠著小四嫂的廠子,她這邊已斷貨,那些人更不敢給咱們供貨。”
一聽是隔壁的人,三爺當即閉了嘴。
隔壁的安佳氏生意之大,三爺不是不知道,甚至整個大清都已經有了傳言,安佳氏的生意已經佔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不過這女人做生意是一把手,收買人心也是一把手,每年有一大半的利潤都被分出來,修路種樹,辦孤兒院養老院之類的慈善機構。
就連一些古建築損毀,她都會參上一腳捐一些錢來修補。
可以說安佳氏那些生意,在大清的風評非常好。
更別說她開設的那些工廠遍及了整個大清,可以說直接養活了上百萬的人口,間接涉及的人更多。
光是養活了這些人,這個生意也沒人敢動,誰敢伸手別說老四就是汗阿瑪就先把這手給剁了。
前些年某個地方發生旱災,都是靠當地的工廠招工,其他工廠供貨供物,直接救活了一地百姓。
光是這一個活命之恩,就受到一省之民的擁戴,更別說旱災時反應迅速將成年男子招收起來,避免了因為災情出現的騷亂,又利用旱災時間,通修渠道,穩固堤壩,使的一個時常飽受旱災澇災的重災地區,逐漸發展成魚米之鄉。
當地的縣官將所有事一一記錄下來呈到御案上,他還記得當時汗阿瑪將他們幾個招過去,將摺子遞給他們時那滿臉的高興勁,直稱安佳氏不愧是皇家的好兒媳,看那副表情完全忘了老四福晉才是他正經的兒媳婦。
要不是有汗阿瑪做靠山,安佳氏那麼大的生意完全是一塊肥肉,誰不想啃上一口?
當年太子也想出招,後來還不是被汗阿瑪叫去訓了一頓,就惜了這些分心。
不然那段時間,太子也不會老是跟一個女人過不去,見到安佳氏時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第9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95)
三皇子一把搶過八爺手中的酒壺; 給自己也倒了一杯。
花園內的亭臺,地下燒著地熱; 亭臺四周都是開闊的,但是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冷。
此時的花園內的草木已經凋零; 只幾棵靠近假山邊的松樹還是常青著; 亭臺靠近水邊,可以看見不遠處那一座新搭上的石橋。
石橋非常的新,跟整個花園相比有些格格不入; 那裡原先是座木橋; 不過上半年木橋坍塌; 為了防止再發生這種意外木橋便改成了石橋。
“你到底怎麼惹到老四家的?”三皇子喝了一口溫酒; 感覺肺腑中的涼氣都被逼了出來。
他現在總算能確定不是他這邊的問題; 肯定是老八哪裡惹到安佳氏了。
八爺搖了搖頭; 苦笑一聲; “先前京城裡的報紙不是老是報一些倭人國的壞訊息嗎?把倭人那邊急得團團轉,便找上了我。這件事我原先跟福晉猜測過; 覺得很像隔壁小四嫂的手筆。只是我們私下裡的猜測,那倭人國再來一求; 福晉就插了一句,結果就……”
“將隔壁老四家的供出來了?”不等八爺說完,三皇子接了一句。
八爺點了點頭。
三皇子頓時拍了拍腦袋; 好吧; 他這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得罪老四家的了; 這簡直就是生死大仇。
“我說八弟妹到底是怎麼想的; 咱們這些生意別看的賺錢可都靠著安佳氏供貨呢,人家提供貨物還不用現銀,讓咱們先記賬拿去賣了銀子再銷賬。原本咱們攬著這條線,不讓老四家的船跑這條航路已經是理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