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頭再解釋第二遍。
“讓人準備轎子,準備前往四宜書屋。”
四宜書屋距離杏花春館有一段距離,這要是在旁的時候隨意閒逛就逛過去了,但是此時敏寧有些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趕過去。
將昨晚上花了半宿時間寫下的彩票規劃拿上,敏寧套上了一件薄坎夾就出了門。
門外已經停了轎子,前後站著四名大漢,轎子比較小,得彎腰才能夠坐進去。
搖搖晃晃花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才來到四宜書屋,四宜書屋距離正大光明殿挺近的,一半早朝是在正大光明殿,要是處理政事,四爺多數是留在四宜書屋。
至於萬字殿是四爺的住處,不過今年政務繁忙,四爺多數留宿四宜書屋,反正是萬字殿不怎麼住了。
圓明園經過前兩年斷斷續續的修建,多了不少建築,如正大光明殿便是四爺登基後第一個加建的。
正大光明殿建設完成之後,四爺直接移居到圓明園,連早朝都搬到這邊來了。
至於皇宮那邊,現如今絕大多數只住著太上皇所生的小阿哥,沒了皇帝,皇宮都名不符實起來。
不過愛新覺羅家的皇帝從來不虧欠自己,以前嫌棄盛京皇宮太小就搬到京城來。等到太上皇,又覺得皇宮太窄小氣氛太莊嚴,就搬到了如畫卷般的暢春園。
四爺搬到圓明園辦公,也只是有一樣學一樣。
到了四宜書屋,敏寧下了轎子,來到了園子前。
也沒有趕著進去,而是讓人先通報。
四爺那邊正在跟張廷玉軍隊的事情,前兩年軍隊到是清掃過一次,將一些吃空餉的蛀蟲全都清掃出去,然而卻改變不了八旗的底子,十幾年沒有戰事了,終究有些糜爛。
這兩年四爺不著痕跡的拔除了軍隊中的一些釘子戶,將自己的人安插了進去。
再加上使用了新的練兵之法,又有不少塞進去的紈絝子弟當了逃兵,這下子整個軍隊裡至少稍微好看了些。
這時候正是改革的好時機。
四爺這一回跟張廷玉商量裁軍的事情,裁的是八旗子弟,凡是年滿五十年紀低於十八的全都清出去。
這些都要一一核查的,四爺可不希望再發生之前那種年滿九歲卻冒名十八歲的人來領這個糧餉。
這一看就是關係戶塞進軍隊裡,掛個名來領空餉。
“派人將軍隊裡所有人都尋摸清楚,務必要將所有士兵全都對上號,凡是吃空餉的,全都清掃出去,再用新式訓練化練兵。至於裁兵,現下里我大清足有三百餘萬兵馬,其中有一部分屬於吃空餉,這一部分一定是要清除出去,還有老弱病受,身體部位有殘疾的也全都拆掉。正打算取消兵籍,未來採用義務制來徵兵。”
張廷玉坐在桌子上跟四爺下棋,邊下邊問道,“不知道萬歲爺所說的義務制又是何種徵兵方法?”
四爺在邊角的地方放下一枚黑子,繼續開口說,“義務兵就是我大清凡是滿十八週歲的青年,都有義務服兵役的責任。當然我們是擇優錄取,不是什麼人都收。義務兵服滿三年便可退役,若是其中有出色的,可繼續吸納成為低等士官繼續往上升。徵兵方法跟海軍相同,回頭我會將直親王所寫的練兵之法交給你,你按照他所寫的,擬定一個新的武官等級。以後凡是將軍以上品級都不在參與現場作戰,而是形成一個團隊,一起商議作戰計劃。這些可詢問洋人,洋人有類似招兵方案。我大清完全可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之揉捏起來,形成我大清特有的招兵模式。”
四爺現在說話都帶有一份敏寧的味道,大概是聽她說的多了,有些詞沒有注意自己也用上了。
張廷玉捏著一顆棋子終究會找到空隙落下,只能夠放回去,朝著四爺一拱手,“奴才認輸。”
四爺把玩著棋子,露出一抹笑容,“行了,當朕不知道你是有意退讓。”隨後覺得再玩下去沒意思,起身走到一旁坐下,當即有小太監來收拾棋盤。
四爺又繼續之前的話題,“現如今的戰事主要集中在伊犁一帶,上一回嶽鍾琪雖然將準噶爾部趕出了西藏,但是這幾年又對著伊犁蠢蠢欲動。”
四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儘快將軍隊改革,將準噶爾部徹底清除乾淨。”大清的鐵路都已經鋪到外蒙去了,現如今只剩下準噶爾部那一大塊肥肉,蒙古那邊有不少王公向四爺遞摺子,想要攻打準噶爾部。
然而四爺卻有了自己的打算,他想要將準噶爾部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大一塊地,總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