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開放到男女共處一室的地步。終究得顧及一些,所以這個提議他自然給否決了。
四爺這次過來問太上皇,主要是詢問他對於弘暻的婚事有沒有什麼計劃?
要是沒有的話,他就自己給兒子挑個好的媳婦。
“弘暻也十七了……”上一回選秀他年紀還小,就沒輪到他,這一回說什麼都該給弘暻定下了,不然朝中大臣就該嘀咕了。
還有弘昀也可以先看一個,不生孩子就不生孩子,但總得找個人陪伴著,到時候從弘時的孩子當中過繼一個,也算是老有所依。
雖然四爺的話沒說完,不過太上皇卻很快明白了他的潛意思,太上皇搖了搖頭,“弘暻的婚事你看著辦,這是我就不摻和了。”
眼下整個大清發展的狀況,太上皇都有些看不明白了,這江山未來的繼承人,他跟老四一致認為弘暻可擔任,那麼皇后的人選就至關重要。
這事要看老四未來的執政方向是朝哪裡?老四想跟誰聯姻,弘暻自然就娶哪家的女兒。
四爺明白太上皇沒有插手的打算,頓時在心裡鬆了一口氣。
太上皇想到大半年未見的孫子,又問起了四爺,“弘暻那小子現在還在礦上?”
四爺搖了搖頭說,“已經調到水泥廠。”四爺年少時吃過的苦,不想再讓兒子嘗試,便將他的道路都給鋪平了。
不過,這一點敏寧卻不贊同,那是拐著彎的給兒子製造障礙,跟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樣磋磨他。
雖然偶爾看了都心疼,但卻說服不了敏寧,然而太上皇卻很贊同這種教育方式。
他拿老大當成磨刀石來磨練太子,不惜將太子給磨廢了,最後卻選了老四作為繼承人。
這就意味著太上皇的對於繼承人的態度,便是不惜狠勁的加以磨練。
沒有少時經歷的磨礪多了,等到進入官場,還不會折在一點小事上。
太上皇對於老四處處給兒子鋪路,這一點上很看不慣,所以當發現人家是一點也不慣著弘暻之後,便舉雙手贊成她,甚至對她另眼看待。
弘暻剛派去監督火車軌道建造的時候,太過理想當然,後來發現各處都缺少鐵礦,就強硬的強徵了別處的鋼鐵。
結果別的地方也不是那麼好惹的,一下子直接告到敏寧那裡,敏寧直接將弘暻調到了鐵礦場,讓他親眼看到大清鍊鋼的速度,以及各地對鋼鐵的需求量。
打那之後,弘暻明白整個大清都在大建設,這次都缺少鋼鐵,所以就是指將鋼鐵只挪給火車軌道使用,那麼其他比如拖拉機、火器等物,都得減少數量。
這兩樣目前都是大清急需的,前者影響到土地農作物的生產,後者影響到大清軍隊的改革。
也正是如此,才讓弘暻明白區區一些鋼鐵的重要性,不是他一拍腦子就能夠做下決定隨意挪用旁人鋼鐵的份額。
敏寧那邊見弘暻有了這個覺悟,便不打算讓他繼續監督火車建造,而是直接將他派到各個環節,讓他更深入的瞭解建造火車軌道得需要多少個環節,才能夠建造出最終用到的軌道。
太上皇開口跟四爺說,“這也快過年了,也該叫弘暻回來了,總不能讓他在外面過年吧?更何況現在冰天雪地,那火車軌道也停工了吧。”
四爺點了點頭,雖然火車軌道停工了,但是水泥廠,鋼鐵廠全沒有停工,仍然日夜不息。
特別是有了電燈之後,更是日夜三班倒的工作,效率也是大幅度提高。
四爺沒在暢春園呆多久,就回到了圓明園。
回到圓明園之後,四爺就下了旨意,命全國各地除孝。
這道旨意應該很快在報紙上刊登下來,四爺甚至能夠想象到,這國孝一除,各地勢必會出現大量的喜事。
畢竟積攢了一年的親事,都在這短短一個月內舉行。
辦完了這件事之後,四爺喚人去請內閣大臣過來。
這兩年內大清急劇的變化,原先的法律已經不適用,像海洋上的法律、商業法、婚姻法等等,都需要人重新來設計。
更重要的是四爺準備引用洋人那套律師的法子,未來得在各地建立法院,所以這些法律就得弄健全了,什麼量刑都得弄準確了讓各地能夠依法照辦。
不是像現在一樣,法律方面有些含含糊糊,導致各地官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辦。
這種情況,四爺自然是不容許出現的。
四爺這回叫內閣大臣過來,主要是關於鹽法,當然各項律法光靠著內閣也不可能那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