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旁邊的八皇子當即咳了一聲,老三這才發現自己說禿嚕了嘴,忙住了口。
坐在上首的皇帝饒有興致的問,“上回你和老八做了什麼?”
三皇子老實的說出口,“我和八弟不是沒有跟隨皇阿瑪去塞外嗎?結果就被老四家那位小弟妹的手下激的打了個賭。要是鐵船能夠在海上跑,我和八弟就得花一倍的價格買下,若是不能跑,小弟妹那手下就賠償我們十倍銀子。”
也是他們只看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哪裡能想到鐵船真的能跑?跑了一趟日本,結果木船遇到風雨觸礁了兩艘,鐵船啥事都沒有。
願賭服輸,他和老八花了一倍的銀子將鐵船買了下來,不僅買了下來,還又下了幾艘鐵船訂單。
跑了一趟日本,雖然失去了兩艘船,但是賺到的卻更多,足夠將損失補回來。
皇帝只知道老三跟老八合夥組團去了日本,沒想到後面還有這麼個內情。
鐵船竟然能在海上跑,且不懼風浪,皇帝立即想到了漕運。
這些年為何一直修河工,還不就是因為河道已經承受不住和漕運,幾百年來淤泥太多,才導致不停有河道河水氾濫。
之所以漕運沒有換成海運,就是因為海上風浪不斷,運糧食的船隻極容易淹沒在海里。
要是將漕運改成海運,那河道就可以多開出幾條支流來,可以將幾十萬頃旱田改造成水田。
那每年得多收到多少石糧食?得改造多少鹽鹼地?
這樣一想,皇帝就決定派人去將鐵船一事查清楚,這可是舉世的政績。
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老四,皇帝有種自己兒子竟然比不上一個女人的想法。
前幾年老四剛入工部的時候,去修河工,可是被當地的官員擺了一道,遇到漰堤差點回不來。可這回他後院一個側福晉,沒有直面應對,直接釜底抽薪,挖了漕運的根。只要罷了漕運,那漕運的官員自然是沒用。
四爺有些委屈,他這一年來長時間跟隨汗阿瑪天南地北的巡視,不在京城裡,哪裡知道安佳氏在做些什麼?更何況前兩年老爺子不是說了讓他不要阻礙安佳氏嗎?
敏寧被帶進了暢春園,在一座殿外面等候。
裡面幾位皇子還在說的熱鬧,一句又一句的擠兌老四,當然也不排除羨慕老四家裡有個能生財的金娃娃。
女財神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四爺一臉寒冰,對於幾個兄弟的擠兌全都充耳不聞。
上面的皇帝一臉平靜,看著下方兒子們爭吵。
“萬歲爺,那位製作了孔明燈的黃欽被帶來了,還有那孔明燈也一起被置放在後園子裡。”說到這裡,梁九功頓了頓,又道:“禛貝勒府上的安側福晉也一塊被帶過來了。”
四爺眼神一凝,當即看向了皇帝,心中卻盛滿了擔憂,安佳氏不在府上怎麼跑了過去?
皇帝這才出聲,問梁九功,“安佳氏也在場?”
梁九功回答,“是的,步兵營前去拿人的時候,安側福晉也在場,還說自己是黃欽的主家,願意一同前來請罪。”
皇帝看向四子,“老四,你這側福晉還挺有擔當,堪比男兒!”
四爺聽出皇帝語氣中並沒有怒氣,隨即回道:“回汗阿瑪的話,兒臣只知道安佳氏對待手下很好,待遇給的也高,所以那些匠人才會努力的研究出打穀機、稻穀脫殼機!”四爺這是在提醒皇帝那家莊子的貢獻。
皇帝哪能不知道,對於那家莊子能研究出什麼來他也抱著期待,聽暗線來報,說裡面聚集了大量的農人,正在研究出一種更高產的稻米種子,可以將產量翻上一番。
如今正大量種植,收集足夠多的種子。
皇帝自然很期待,這事不需要朝廷花錢來辦,又對大清有好處,對於對方將種子銷售到民間賺錢,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聽說了那個工廠的一些模式,他也知道沒有錢哪能夠研究,只有將發明轉化成產品賣出錢來,才有錢支援研究。
那一年上百萬兩銀子跟流水一樣的研究經費,就算是朝廷也支撐不了,偏偏一傢俬人莊子跟不要錢似的往裡砸,研究出來的東西還不利於百姓,皇帝自然樂得見到。
其實一聽那孔明燈是莊子上研究出來的,皇帝情緒就平淡了下來,別說是上天,沒看人家都能下海了嗎?
“行了,既然安佳氏也來了,那就叫上一起去後園看看。”
敏寧被請了出來,沒有直接進殿,而是往一旁的小園子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