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晨報》報道的偏向時政、民生,連廣告稽核都都有偏向,最開始還接受各種廣告,到後來關於玩樂性質的都被砍掉。
而《京城日報》不同,更偏向於娛樂性,所以那些玩具廣告,胭脂水粉廣告都願意接。
這一日,賣報的報童不再只叫賣《北京晨報》,還多了一個《京城日報》,報紙還是個新鮮事物,有那不缺錢的就叫住報童多買了一份。
發現上面先是介紹了《京城日報》未來側向報道的內容,一些廣告還多了一句臺詞,不再像《北京晨報》那樣粗暴的將產品介紹一遍!
很快這些朗朗上口的廣告臺詞被孩童們編成童謠,出現在大街小巷中。
而大人們卻關注佔據了一整個版面的新聞。
“……元宵節那日,南城藥王廟發生了一起孩子被拐事件,幸好本報記者當時就在場,親眼目睹了該事件的經過。”南城一家茶館的說書人拿著報紙讀了起來。
茶館裡的人,放下杯子,認真的聽了起來。
有些人當時恰好也在場,臉上露出隱秘而又激動的神情,小聲對旁邊,“這件事我知道,當時我也在,沒想到當時竟然還有記者在場。”
說書人將孩子丟失的經過以及義士出現,如何循著蛛絲馬跡找到了藥王廟地下密道。將整件事說得跌宕起伏,猶如講故事一般。
有的人聽了,還當成說書那會兒,猛喊了一聲,“好!”
旁邊的人看向他,這人才反應過來,自發捂住了嘴。
說書人也意猶未盡,繼續往下讀,“經過本報記者查探,其中一個被拐的孩子衣著富貴未有人認領。本著追查真相的精神,本報記者繼續追查下去,才得知這個孩子的真實身份乃是內城某國府大老爺的嫡次子。至於這位小公子如何被從內城拐到外城來,本報記者採訪了幾位榮國府下人。”
然後下面是下人的採訪內容,詳細的解說了國公府內部兩房的情況,將大房二房之爭寫的筆話本還要精彩。
“……大房主母剛去,為何嫡子就被人從府裡拐走?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內情,是狠毒的僕人下黑手,還是另有原因?想要知道內中詳情,請認準下一期《京城日報》。”
說書人讀完報紙後停了下來,不少人還就著剛才的報紙議論起來,百姓們對於大家族後院的隱秘事件感興趣,有種探究貴人隱秘的興奮感。
不少人都急著想看下文,下定決心明日買買買。
“你們猜猜是哪個國公府?”
“也不一定是國公府,或許報紙上是障眼法,有可能是哪個王府。”
“我猜可能是榮國府,他家嫡長媳不是才辦完喪事沒多久嗎?”
“咦,你怎麼知道的那麼清楚?”
“嗨,送葬的時候不是路過我家門口嗎?當時覺得晦氣極了,這不一下子就記住了。”
很快,那丟失的孩子是出自榮國府這一訊息迅速傳開,轉眼就從外城傳到內城。
啪!啪!啪!
榮國公府,賈老夫人氣的將桌上的幾個杯子摔到地上,質問下方的大兒子,“不是讓你去給報館的人封口,別把這件事報道出去嗎?為何轉眼就傳的整個京城風風雨雨,咱們那些老親都上門來問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的臉都丟透了!”
賈家大老爺賈赫一臉不在意道:“太太,我已經拿著帖子去說了,只是這是另一家報紙報出來的,並不是我之前去的那家北京晨報。”
賈老夫人氣自己兒子沒用,“讓你辦個事,弄出了漏子,你還有理了?”
賈赫繼續辯解,“這家也是才開,我怎麼會知道他們會把這件事報出來,更何況人家也沒指名道姓說是咱們家。”
賈老夫人氣的手發抖,指著他道:“你還給人家開解起來了?人家都欺上門來了,說的那麼詳細,熟悉咱們家的誰看不出來?”
賈赫死豬不怕開水燙,一甩袖子道:“反正我覺得人家報紙上說的挺對,咱們家現在是兄不是兄,弟不是弟。太太要是想要二弟繼承爵位,儘管說就是,何必弄這些小動作?沒的惹人厭煩。”
賈老夫人錘胸,當她不想啊,只是她大兒子的爵位是朝廷封的,不是她想改就能改。
只恨她的政兒為何沒有先投到她肚子裡,反而讓這麼個不成器的東西佔住了位置。
賈赫已經習慣了老孃偏心,見她又開始捂著胸口,也不耐煩在演孝子,直接大步走人。
賈老夫人再次被氣得倒仰,然後問一旁的丫鬟,“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