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翻土的時候,院子裡也有人監工,沒發現這麼個東西呀?”
兩人也一時是想不出來什麼,只能歸功於被那隻哈士奇誤打誤撞給挖了出來。
知道有人在暗自窺視自己,私下裡敏寧命人去查了。
明面上還是過著跟之前無二的生活,彷彿就跟沒發生這件事一樣,只是那隻哈士奇的待遇上升了許多。
小太監就專門訓練哈士奇的嗅覺,幾個孩子也找到了好玩的事情,他們將某一樣東西藏起來,然後命令哈士奇去尋找。
當然,十次裡面能成一次就已經很不錯了。
訓練二哈去找東西,還不如自己去找。
這種遊戲他們怎麼玩都不膩,逐漸的不滿足只在院子裡,慢慢的在玩耍的範圍開始出了院子。
時間就這樣平靜的劃過,等到了四月初,第一艘從倭國回來的貨船總算到達了天津港口。
與此同時,船上還運來了大量的銀餅。
這個訊息一傳出,天津港口立即圍滿了人,嚇得那艘船都不敢靠岸。
而就在此時京城裡傳來一個訊息說,潛藏在民間幾十年的朱三太子已經被捉拿歸案。
朱三太子在皇帝在位年間可是一面直立不倒的旗幟,自康熙初年開始,已經有十幾次打著朱三太子名義造反的賊人。
即使朝廷再三強調不再捉拿前朝皇室,可朱三太子仍然沒有露過面。
這一次也是偶然機會,朱三太子暴露了出來,剛送入京,經過報紙的宣揚,京中的百姓基本上都知道了。
這位朱三太子已經是七十五歲的老人了,連碗都捧不起來,報紙上都不敢相信這位能夠造反。
經過審訊之後,朱三太子承認了自己的身份,稱自己是崇禎之後第五子。
這份報告傳上去,頓時令人驚訝,因為民間所盛傳的朱三太子是崇禎第四子。
已經任刑部侍郎的張廷玉將這份報告上報給了皇帝。
皇帝得知之後,就下了一個決定。
敏寧得知朱三太子迅速的被凌遲之後,立即撇了撇嘴。
皇帝聲稱王世元父子冒名頂替前朝皇室,所以才會處斬,可這種會砍頭的死罪誰敢冒充?是上趕著找死嗎?
這時候京中的眾家報紙,不約而同就跟聾了一樣,沒有報道下,就連百姓中談論這件事的人都很少。
大家都一致維護皇帝那面遮羞布,更是連碰都不敢碰。
敏寧突然想起了,往年皇帝南巡時每一次都要去祭拜明成祖,外表表現得那麼尊重明朝皇室,看樣子也只是做個姿態而已。
這麼一想,敏寧又想起了後世□□,□□會不會誇讚現任皇帝也只是因為政治目的。
一時之間,敏寧腦海裡有太多的想法,她覺得自己不能盲目的相信後世的事情。
就如同這個世界一樣,已經被她改變的態度,太多人的命運都已經被她改變。
這種蝴蝶效應之下,早就與後世越行越遠。
三月十五是京外最新舉辦的大型廟會。
廟會在西城護國寺外的那條大街舉行,廟會舉辦三日,到時候會在護國寺講解佛法。
這一次訊息傳的比較匆忙,也只有京城內的寺廟參加。
參加的也只是少數,還有比護國寺名聲還要大的潭拓寺就沒有參加。
按照潭拓寺的意思就是憑什麼廟會在護國寺舉行?要是潭拓寺參加了,完全是在幫護國寺宣揚名聲,自己可落不下什麼好處?
這一次完全是佛教的盛會,道家接到訊息的時候,護國寺已經將舉辦廟會的訊息給發出去了。
道家一向比較零散,只愛隱藏在深山內獨自修煉,而不像佛教喜歡將廟宇開在城中度化世人。
即使道家想開,也不像佛家這樣方便。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佛教擴大宣告。
好在潭拓寺不參加,城中其他大小寺廟還是願意給護國寺這個面子,三月十四日到來,大大小小的寺廟就派遣了寺廟中佛法最精深的禪師前往護國寺辯經。
當然,人家說的沒有那麼戾氣,而是美名曰講解佛經。
佛教可以說是中原大教,不知道有多少信佛之人。
如那外來的洋教,別看是聲名遠播,可收到的教眾只是佛教的九牛一毫。
更何況經過前幾年洋教胡亂一通,不少人退了教,眼下洋教跟佛教比,那真是小教。
這一次舉辦如此盛會,自然吸引不少人過來參觀,就連百姓們也打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