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入了老孃手中。
不過玉佩回到手裡之後,弘暻就知道這枚玉佩絕對不能再丟了,再丟掉的話,就證明他不是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這枚玉佩代表的意義他心知肚明,再丟掉的話說明他對待這枚玉佩太兒戲,下一回額娘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這一回跟隨過來的人,一個一個都是探訊息的好手,之前就看到弘時老圍著這些人轉,弘暻大概知道同時是從這些人口中得到的訊息。
阿瑪手中的人果然名不虛傳。
御駕越來越近,已經從一個小黑點變得看得清,最前面的人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
“三哥,咱們要不要上前去迎上一程?”
弘暻看了看身後一大夥人,這些人都是皇瑪法留在熱河行宮的臣子,這回也是兩人過來之後,才允許這些臣子在熱河行宮走動,便點了點頭說,“叫人準備兩匹馬,咱們倆一同過去。”
弘時一聽樂得不行,“那些,我這就叫人去準備。”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馬了,兩匹馬很快就被拉了過來,弘暻一拱手朝著等候的臣子說,“幾位還請在此等候,我們兄弟倆先行一步。”
“兩位皇子請。”
“兩位皇子不必顧及老臣。”
……
說完之後,弘暻率先上了馬,弘時跟著上馬,兩人腿一踢,馬便馱著兩人,飛快的朝著御駕而去。
至於身後的老臣則看向兩位皇子的背影說,“三皇子是有人君之資,果然不愧為太上皇,都看中的皇子。”
“噓,小聲一點,新皇才剛登基,沒那麼快立太子。”
“國本不立,朝廷如何能夠穩當,我看還是儘快勸說皇上趕快立太子,實在不行,奏請太上皇冊封旨意。”
“你沒病吧,太上皇自己都不願意立太子,怎麼會越過皇帝下這道聖旨?”
“額,我只是說說而已。”
太上皇正窩在御駕之中看著密摺,雖然說他人不在京城,但京城的事情照樣逃不脫他的耳目。
眼下老四辦的那些事,太上皇都瞭如指掌,只是他冷眼看,並沒有多管。
他還能活幾年?只能在最開始這幾年讓老四闖蕩一下,碰碰壁才能夠迅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關於老四想要改革軍制,太上皇已經透過某些密道得知了,同樣也知道大兒子手中還掌握著一支新型的海軍。
雖然不知道這支海軍訓練法子,不過太上皇知道這必定是一個神勇的隊伍,因為這個隊伍跟通州八旗營兵作戰過。
甚至戰鬥過程都詳細的呈到了太上皇面前。
也正是知道這支軍隊的厲害之處,太上皇才沒有私下裡打壓,而是默許了老四的小動作。
身處在這個時代的人,都感覺到這個時代翻天覆地的變化。
太上皇以為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但實際上他知道這是商業繁榮所帶來的變化,他唯一做的也只是安佳氏在帶動商業發展起來時沒有打壓。
到如今已經打壓不得,這些帶來的變化已經影響到大清方方面面,除非時間退後,否則根本無法清楚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
何況這些變化都是朝著好的一方面,商業帶來了大量稅收,補全了因為農業稅缺少的損失,也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太上皇,弘暻阿哥跟弘時兩位二哥過來求見。”梁九功湊到御輦旁小聲道。
太上皇退了位,像梁九功,還有魏珠等經常在身邊伺候的人,也跟著轉到暢春園伺候。
一朝天子一朝臣,輪到四爺登位,他身邊重要的位置自然被蘇培盛還有張起麟等人佔據。
梁九功仍然守在太上皇身邊,做一個忠心耿耿的奴才。
雖然沒有了以前權勢,但是對於他來說,不可不為全身而退。
他知道的秘密太多,除了一死,也只能守在太上皇身邊。
“弘暻過來了?”太上皇放下了密摺,拿下了老花鏡,揉了揉眼睛,隨後才重新戴起了老花鏡,對著外面說,“將人給叫過來吧!”
御輦停下來。
弘暻過來的很快,一來就跪在地上,“孫兒給皇瑪法請安,祝皇瑪法萬福金安。”弘暻身後的弘時跟著一同跪下。
太上皇掀開了簾子,看著跪在外面雪地上的兩個孫子,開口說,“平身,你們倆上來吧。”
小哥兩登上了御輦,御輦很大,足足有平常人家兩張床大,玉簾上鋪著一大塊皮毛,有兩個火爐,被烘得暖暖的,太上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