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手,要是一不注意走火,打到自己身上事小就怕旁人被波及到。
所以規矩沒有訓練好之前,火銃子彈是不能到這些新手手中的。
前段時間從青島北上,訓練過那麼幾天摸過火銃之後,一群新人就嗷嗷叫起來,不過新鮮時間一過,整日揹著火銃做訓練,不能開槍打,這群人又叫起苦來。
這不,幾日枯燥的訓練,到了天津港口也停下歇了一口氣,為了避免出意外,火銃都被收了起來,平日裡的訓練也都改成水下訓練。
大概被壓的太狠,這幾日看著港口那繁華的情景,船上的一群小子訓練之後都蠢蠢欲動起來。
要不是看的緊,夜裡可能會跳下水,游上岸去。
林墨聽到老二這麼一說,便開口,“那好,讓老三、老四他們幾個各自領一隊人輪流上岸,時間先讓他們自己看著安排,不過晚上都得回來,一個都不能少,無論是誰都不準在岸上過夜。”
老二皺起的眉頭頓時鬆了下來,他輕鬆的跟林墨說,“這個訊息要是被那些小子聽到,非得高興的樂開了花不成。”
林墨弄好了圖紙,轉過身來給他交代了一句,“老二,今日我會出個遠門,大概過兩日才會回來,船上有什麼事你就多照應點。”
老二急忙問,“大哥,你這是要去哪?”大哥不在,他總覺得制不住那幾個小子。
林墨清了清嗓子回答:“這不是到天津了嗎?離京城也不遠了,我打算去拜訪一下伯父。”
老二一聽,頓時收了聲,在他心中,自家大哥那位伯父是一位神秘的存在,只存在大哥的話語中。
大哥,雖然說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可那位林伯父只是稍稍抬手照顧一下,大哥所受的照顧都是他這個大老粗無法想象的。
像正常的船隊哪有路子能夠拿到火器,鋼鐵船跟火器,是他們普通老百姓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就是因為大哥這個身份讓他們也能夠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老二心中,大哥的伯父必定是一位位高權重的人。
不然就連朝廷開始禁止的火器,大哥怎麼能弄到那麼多?
靠近京師的天津這邊,可從來沒有見過青島那邊大炮齊飛的場景。
這邊別說大炮了,就連火銃都沒有看見過,彷彿那玩意只是他的幻影一樣。
“大哥你去吧,放心,我一定會看好咱們的船。”老二沒有提過跟著去,他認為自己還不夠那個格。
隨後又盤算著大哥去得多久才能回來,要是今日去的話明日應該就能回,一來一回也耽誤不了時間。
反正今天不一定能輪到他們的船,明天就算輪到了,裝滿兩條船的貨就得花費不少時間。
這中間留了一定的空閒,足夠大哥去探個親。
林墨也是這樣想的,花了半天時間安排好了船上的事。下午時,他乘一條小船被老二送上了岸。
天津距離北京還有一段路程,其實走水路更近一些,如果走水路的話,得轉到武清縣去,從那裡坐船去通州。
通州也有港口,只是通的都是內路水路,無法直通沿海港口。
要是能夠將天津的水路跟通州的水路打通的話,船進了港口,完全可以直行到通州去。
不過要真修這條水路的話,那工程可就大了,因為海船吃水重,要挖出這麼一個渠道,所用的人力物力就不是朝廷可以承擔的。
到了通州,天已經黑了,城中雖然還未宵禁,不過趁著夜色趕回家的人不在少數。
這時候要是進京的話,也只能被堵在城門外,林墨便隨便挑選了一家客棧,打算歇一晚,明日一早再趕往京城。
客棧裡的人倒是還挺多的,一打聽原來馬上就到三月份了,京城外的幾家寺廟,打算聯合起來舉辦一次廟會,時間就定在三月十五,這不一些距離遠的,早半個月趕了過來。
吃飯時聽到客棧裡的客商閒聊,林墨多少知道一些關於廟會的事。
聽說這一次廟會玩了新花頭,不僅找來了商人來贊助,且在城外規劃出了一大塊地盤,用來讓對面八方前去做生意的人有個擺攤的地方。
可以說這一次策劃的規模之大,大概都能夠比得上年三十的廟會。
而且到了三月十五,那時候天不冷不熱,舉辦的效果可比年三十還要好。
家住在京城附近倒不用急著去佔位,急的是外來的旅商,說的是提前一兩個月帶著新奇的物件去湊個熱鬧,這來回雖然說路費不少,可賺到的同樣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