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部分,炮灰奮鬥史[清],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墨的船來的,恰巧他正好趁機擺脫負擔在他身上的責任。
就算去了那什麼醫學院,治不好病也無妨,他只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能看一看這大好的江河,他祖先曾經統治的江河。
林墨將手中的小盒子遞了過去,“明日裡我會去詢問,看內河有沒有順路的船,有的話我會安排讓人送你過去。這個盒子裡有一封信,等你到了醫學院,將這封信送給我林洋叔父,他會給你安排妥當。”
至於朱衍交給他的醫費,林墨打算只打五千兩過去,剩下的五千兩他先扣下來,朝廷正打算大力發展到倭國的貿易,要是辦得好的話,有五千兩本金可以翻上一倍,回頭再將這剩下的五千兩再打過去。
這樣算下來,他就能一下子白賺五千兩,五千兩可以再買一艘船,擴大船隊的規模,還可以將之前的欠款全都能夠填平。
想到那白花花的銀子,林墨就有些感慨訊息靈通的好處,有了訊息,那銀子就跟白撿的一樣。
如其他人碰壁一般滿頭亂竄,可輪到他們這些訊息靈通的找到法子,那賺起錢來可真是太容易了。
林墨到底找到什麼賺錢法子呢?
那還要從工會那邊說齊。
工會那邊一家船廠在釋出了一個訊息,要從民間調集一部分船來幫朝廷運送貨物到東洋貿易。
而這期間可以允許船隊自己攜帶一部分貨物。
這樣怎麼說呢,要是林墨自己跑的話,五千兩銀子的貨物,即使跑去一趟,想賺也賺不多。
為何?
那是因為跟東洋的那些交易渠道都被大家族掌控在手中,你道為何前朝想要禁海,那是因為有一部分人不想遠洋貿易這塊肥肉分給其他人。
禁海禁海禁的也只是沒有能力的人以及海邊的一些漁民,那些神通廣大的人家,人家是照跑不誤,富得流油。
而那些鼓吹開海禁危害的一部分官員也是得利者,自然不希望別人跟他們搶鍋裡的肥肉。
吃獨食跟吃大鍋飯可不一樣,再加上前朝時倭寇氾濫,海禁之聲越發大起來,這才順了某些人的意。
可惜的是海一禁,就絕了中原探索大海,時間一長,那群吃獨食的人孤軍奮鬥哪裡是,外面是海盜的對手。
時間一長,那塊肥肉直接被外人搶了去。
那些主要的貿易渠道也掌握在別人手中,這也是朝廷主辦這些人才不得不放開,不過沒有渠道得還是賺不了多少,林墨打算趁著去尋寶之前跑這麼一來回,賺些銀子多整一艘船,在海上也可以,不是有兩條船的話,相互有個照應。
至於問他為何不急著往外跑,他沒那麼傻,他的地圖所在地在陸地上,航海的路線,總得先頭部隊探一探,等路線成熟後他才跟著去,這最起碼得比別人晚上一個月兩個月的時間。
這麼長時間足夠他跑倭國一趟,賺上一筆鳥槍換炮。
第10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05)
四爺進門後; 身後跟著蘇培盛和兩個端著木盤的小太監。
敏寧正欣賞著剛送來的十二月花卉紋杯,這是官窯裡新燒出來的; 內務府的人知道敏寧喜歡青花瓷特意送過來的。
如今內務府誰不知道禛貝勒府最富裕,比如常規的瓷器的都撿了好的送過去; 而且人家一點有也不佔便宜; 都是照市場上的價格給,一點也不貪圖內務府這三瓜兩棗,算是內務府最喜歡打交道的一個皇子府。
敏寧拿起一個青花瓷杯; 杯口晶瑩剔透; 器身薄如紙張; 她看了十分喜歡; 高興的吩咐碧影; “看賞!”
碧影很快進了內屋; 拿出一盒銀子出來; 看盒子大小絕對不少於三百兩,直接打賞內務府送瓷器過來的小太監。
小太監接過銀子說了一些吉祥話; 便退下了。
欣賞了一會兒杯子,敏寧便打算讓碧影收起來; 回頭閒著的時候拿來泡茶,還沒開口就聽見外面傳來給四爺請安的聲音,她連忙往門外走去; 恰好碰到跨過門檻的四爺。
“爺!”敏寧行了一個蹲禮。
四爺將她扶起; 然後拉著她往屋裡走。
敏寧往後瞥了一眼; 就看見蘇培盛帶著退兩個小太監跟在後面; 小太監手中各端著一個盤子。
“這是?”敏寧疑惑的眼神看向四爺。
蘇培盛停住腳將兩個盤子上的紅布掀開。
就見盤子上放滿了玉器,玉佩、玉簪、玉鐲滿滿當當放了兩盤子。讓屋子裡的人都受到衝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