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山裡人家,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他們了。”
“你也陪我再吃點。”秦英夾了一片肉片放進趙三郎的碗裡,說道,“要不你生辰的時候也請些人來家裡給你慶祝慶祝,陪你喝喝酒。”
趙三郎想也沒想的就拒絕道:“不用了,麻煩的很。”他不想秦英受累。
可秦英卻一點都不嫌煩,相反還覺得為自己男人和娃兒操持生辰是一件幸福的事,因而繼續說服趙三郎道:“有啥麻煩的,大人們又不比娃兒們,要變著花樣的哄他們,給多做兩個菜上壺酒就好了。”
趙三郎不想攪了秦英的興致,只含糊的說道:“現在還早,到時候了再說。”
一群娃兒在一塊兒直玩了大半晌才依依不捨的各自回家了,送走了小夥伴們,小石頭蹬蹬的跑進灶房裡抱著秦英的腿就不放,小嘴甜甜的說道:“娘你真好,小鵬他們都羨慕我,說我有個好好的娘。”
秦英放下手裡的活計,問道:“小石頭今天開不開心?!”
“嗯,小石頭今天好開心好開心。”
“只要你開心就好,快出去找你爹耍,娘還要洗碗,當心把你衣裳弄髒了。”
小石頭聽話的點點頭,高高興興的跑了出去。
“你昨天給娃兒們做了什麼好吃的?小鵬昨天連晚飯都不吃,直說中午吃了好多好吃的晚上就不想吃了。”宋二嫂坐在燒的旺旺的火盆邊對秦英說道。
秦英做著手裡的針線活,頭也不抬的回答道:“能有什麼好吃的,就是給娃兒們蒸了一鍋肉包子,他們娃兒多搶著吃當然覺得好吃了,不是有句話叫'隔鍋香'嘛,這隔鍋香隔鍋香,就是覺得別人家的比自家的好吃。”
宋二嫂語氣酸溜溜的感慨道:“哎,我算是曉得了,恐怕在我家小鵬眼裡我這個當孃的還比不上你這個做嬸子的吶!”
秦英好奇的抬起頭來,笑著問道:“怎麼啦?”
宋二嫂哀怨的看著秦英回答道:“我家小鵬自從昨天從你這裡回去後就一直把'我小秦嬸嬸'掛在嘴邊,連我這個當孃的都不叫了,問什麼都是'我小秦嬸嬸咋樣咋樣',快說你到底給他吃了什麼迷藥,讓他這麼喜歡你,連娘都不要了?!”
秦英無奈的說道:“喲,這醋你也要吃呀,小娃兒就是這樣,覺得誰對他好他就總惦記著誰,可在他們心裡誰還能比過自己的娘去!我家小石頭每回去了你家回來,還不是總在我面前宋二嬸嬸長宋二嬸嬸短的。”
宋二嫂的情緒立刻被秦英的這番話安撫了,笑著說道:“那是,不過我問你,你有沒有什麼親妹妹堂妹的?”
“幹嘛?”秦英奇怪的問道,好好的怎麼突然問起了這個。
“還不是我家阿貴叫我來問問你,要是有合適的就給他三弟討了做媳婦兒。”
秦英搖頭,不明白宋二怎麼會突然想到這出,“我家就我和我哥哥兩個,沒有親妹妹也沒有堂妹。”轉而又問道:“宋二哥的三弟不是讀書人嗎,他怎麼會看的上我家的姑娘?!”
宋二嫂也搖頭表示不解,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婆婆一心想讓三弟考功名做官,將來能娶個大門大戶的姑娘做媳婦兒,所以從來不張羅三弟的親事,況且三弟現在才剛滿十三歲,公公和婆婆都覺得說親事的事情太早,怕讓他分心,一心只讓他刻苦讀書,哎,也就我家男人一頭熱,根本就不明白爹孃的心思。”
秦英能理解宋婆子和宋老頭的想法,無非就是現代常見的望子成龍的思想,先不說這樣好不好,只是這是人家的家事這一條她這個外人就沒有評說的資格,於是暫且放下這個話題,轉而問道:“小鵬年後是不是也要進學?”
說到自己娃兒,宋二嫂臉上瞬間便有了笑容,回答道:“是呀,小鵬和小石頭兩人同歲,要是兩個娃兒能一同進學的話,那在書院裡相互也有個照應。”
秦英點頭,“我和三郎是打算讓小石頭進學,可就是不曉得上咱們縣裡的哪家幼學好?”
宋二嫂從小就在這順應縣裡長大,雖說對這個不是特別瞭解,但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因而說道:“咱們縣裡有兩家書院都有幼學,一家是城南的'鼎升'書院,一家是城東的'嶽麓'書院,兩家都很好,就是看你願意去哪家,如果不想去書院還可以去私塾進學。”
“那二嫂子和宋二哥打算把小鵬送去哪家?”
“我當然是想讓小鵬去嶽麓書院,能進嶽麓書院十有□□便能進縣學,嶽麓書院每旬便會請一位縣學裡的大儒去坐一回館,就是縣老爺也經常去講學,而且聽說大戶人家少爺學的琴棋書畫騎射嶽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