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鄭、張兩家的淵源
明媚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鄭、張兩家的淵源,重回七零,與病嬌老公舉案齊眉,明媚如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汐童側頭看向卓景然,四目交匯,他的眼神猶如熾熱的陽光,讓她的心瞬間安定下來,沒那麼慌了。
她怎麼就焦躁了呢?如今,姥姥姥爺小哥都在她身邊。
上輩子,早早離她而去的三人都在身邊,她有什麼好擔心的?
卓景然見她放鬆下來,說道:“不用擔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會有辦法的。走吧,咱們先回去做飯 。”
顧汐童點點頭,二人回到牛棚,顧汐童燒火,卓景然做飯。
晚飯後,不等顧汐童說話,張老先一步說道:“囡囡,你來一下,我有話要問你。”
見姥爺神情嚴肅,顧汐童大致猜到姥爺尋她的原因。
果然,她剛進屋,姥爺就開口問道:“聽說明遠來找你了?你是怎麼想的?”
顧汐童點點頭,將鄭明遠來找她的事說了,順便,顧汐童將鄭明遠與白冰的交往,
鐵廠的韓書記與鄭德剛的關係,以及韓書記的司機與大丫口生產隊隊長林遠征的關係一併告訴了姥爺。
張老聽後,陷入沉默之中。
顧汐童看著姥爺,小心地問道:“姥爺,鄭家與咱們家的淵源,能不能給我說說?”
姥爺想了想,點點頭,端起杯子抿了口茶,說道:“咱們家世代習醫,每一代,最拔尖的那位進宮做太醫。”
顧汐童點點頭,這個她知道。
姥爺接著說道:“除了進宮那一位,其餘的,在自家藥鋪裡坐診。
所以,咱們家除了行醫外,也行商,開藥鋪。
可惜,咱們這一房的子嗣單薄,從我太祖父那一輩到我這一輩,幾代單傳。
子嗣不豐,很多事就不得不倚重外人。
鄭明遠的太爺爺鄭宗權,從江海來京北闖蕩,到京北做了很多行,最後投到咱們家藥鋪做雜役。
鄭宗權人很機靈,生得一顆玲瓏心,來藥鋪沒多久,就跟藥鋪裡的人處得很熟,很得我父親的喜歡。
有了父親的賞識,鄭宗權入藥鋪沒幾年,就從一個雜役升為父親身邊的長隨,跟在父親身邊,為父親打點事務。
後來,父親升鄭宗權為藥鋪總管,還買下房子,讓鄭宗權將家人接到身邊。
鄭家,也就是那個時候舉家遷到京北。
鄭宗權的兒子鄭思賢跟我年紀相仿,到京北後,跟我一起上下學,自然成了我的跟班。
鄭家想跟咱們家結親,由來以久。
鄭思賢有個妹妹,叫鄭思美, 當時,鄭家想讓我娶鄭思美,我沒同意。
鄭思賢的妻子阮嫻,是你姥姥女子中學時的同學。
我跟你姥姥 ,只生了你媽一個。
阮嫻想讓鄭德剛與慧兒訂娃娃親, 我沒同意。
後來,慧兒嫁給你爸,可惜,你爸是個短命的。
你與鄭明遠的婚事,是阮嫻與你姥姥說的。
你姥姥想著,鄭明遠是咱們看著長大的,也算知根知底,就沒反對。
扯遠了,再說回鄭思賢,鄭思賢從學校出來,沒有到外面工作,同他的父親一樣,進了張記藥鋪做事。
那時,我一心撲在行醫上,將藥鋪經營的事交到鄭思賢手上。
跟鄭家產生嫌隙,是抗戰時期,我的同學林耀國找到我,就是我帶你去診病的那個林爺爺。
林耀國給我說了黨和組織的難處,我決定每年捐出張記一半的收益支援國家。
為此,鄭思賢與我理論了許久,這是我們第一次爭吵。
解放前,我聽了你林爺爺的話,將張記捐給國家。
鄭思賢知道後,一年沒有與我說話。”
顧汐童說道 :“事實證明,那個時候將張記捐出去,是對的呀。”
張老說道,“那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大家都在局中,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張記一直是鄭思賢在打理,我將張記捐出去,他不高興,我能理解。
所以,我並沒有跟他見氣 ,還將鄭德剛弄進鋼廠,鄭德容進了藥科所,鄭德芬進了財政局。
對鄭家,我自問,我做到盡心盡力了,仁至義盡。
他們若存了害你們仨……而吃絕戶的心思,那就太讓人寒心了。”
顧汐童手託著腮,心直往下沉,寒心有何用?
上輩子,他們不但做了,還做成了。
白家、鄭家何其風光?
反觀張家,家破人亡, 如果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