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部分,皇后起居注,白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所有人都失去耐心的時候,再來勸諫也不遲。說到此,曾經幫著皇帝陛下延遲採選之事的謝遷也受了牽連,時不時就有人想起他來,覺得沒有皇嗣都該怪他。謝遷如今都已經習慣三天兩頭被人彈劾了,淡定得如同劉吉一般。
不過,重臣們不提,不意味著那些年輕氣盛的言官們不提。新任禮科左給事中韓鼎不知其中的微妙之處,連續上了兩回摺子,心情甚為不錯的皇帝陛下竟然都給了他答覆。
第一次摺子是八月份呈上的。韓鼎在摺子中提到,陛下至今沒有皇嗣,本該充實六宮,如今卻以修寺飯僧建齋設醮替代,唯恐聖心被奸人所惑啊。朱祐樘提筆回道:你奏摺內所言之事,朕自有決斷。齋醮之事不過是尋常,朕絕不會被其所惑。
第二次摺子是十月份呈上的。韓鼎援引宋仁宗之舊事,苦口婆心地勸說,陛下將皇嗣寄希望於齋醮之事是不妥的,奏請陛下應遵循古制,不能再猶豫,而是應當乾坤獨斷,早日敕旨選擇良家女為妃嬪。唯有充實後宮,才是宗廟社稷長久之計。朱祐樘再度回道:皇嗣早立確實有理,但慎選妃嬪不宜行。
就在韓鼎還想再接再厲的時候,皇帝陛下忽然在早朝時提出,要給皇后之父張巒封爵。群臣頓時有些懵了:等等!陛下!若按祖宗法度,斷沒有這樣的先例啊!
想當年錢太后正位中宮數十年,英廟屢次想扶持她的家族,要給她的父親封爵,都被她拒絕了。終英廟一朝,她家始終只是都督同知。後來先帝就不必說了,順著生母,薄待嫡母,更不可能給她的孃家加封。直到當今陛下即位,才給錢太后的侄孫錢承宗封伯!
仔細算一算,自錢太后當皇后之後過了五十年,她的侄孫才封伯!當今皇后正位中宮才三年,就封張巒為伯,是不是太快了些?!當然,錢太后的先例確實太特殊了,只能說她的孃家封得太慢了些——可歷數其他皇后、太后,也沒有才僅僅三年就給親眷封伯的例子啊!就說王太后罷,她也是當了將近二十年皇后,孃家兄長才封伯的!
“這些時日以來,皇后受了許多委屈,朕覺得對不住她。”對於眾臣的震驚與不解,朱祐樘如此解釋道,輕輕一嘆,“不納妃是朕的決斷,為求子四處求神拜佛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在眾卿看來,卻都是她的過錯。即使朕替她辯白,你們也不願相信朕,朕便只能以此來彌補她了。”
聞言,重臣們不由得齊齊地朝韓鼎看過去。韓鼎頓時愣住了,一時間竟是反應不過來了——等等,難不成皇帝陛下要給皇后之父封伯,都怨他最近遞摺子太積極了麼?!不,這口黑鍋他不能背啊!否則豈不是和謝遷一樣,時不時就會被人惦記著參奏一本?!
作者有話要說: 謝遷:→ →,沒事,這鍋你就背了吧。
韓鼎:qaq,不背,我不背。
——————————————————————
第三更,望天……嗯,看在照照也許馬上要來的份上,大家明天再來看吧,我趁著夜裡好好寫qaq
第233章 婉拒封賞
“甚麼?封伯?”
張清皎怔了怔; 手中的筆忘了及時擱下; 一滴濃墨跌落在雪白的宣紙上; 暈出了均勻的圓。朱祐樘執起她的手,在那滴墨暈上徐徐勾勒起來,只幾筆便畫了一隻嬌憨的小雞:“怎麼,聽起來卿卿似乎並不覺得高興?封伯不好麼?”
張清皎終於反應過來; 蹙起眉嗔道:“不好。”
“怎會不好?封伯之後便有丹書鐵券,再不是尋常的外戚家族; 而是勳貴之家了。尋常外戚可能不過三代便會衰落; 有了丹書鐵券; 世襲罔替; 至少可保證爵位會一直隨著國朝延續而傳承下去。”朱祐樘道; 繼續握著她的手,在小雞旁邊勾了一隻蘆花母雞與一隻威風凜凜的公雞。一家三口都齊活之後,他才微笑著擱了筆; 自背後將自家皇后納入懷中。
“勳貴之家固然不錯,卻並不適合眼下的張家。”張清皎輕聲道,“我被封為皇后不過三年,膝下無子嗣,打理後宮也並無苦勞,何德何能讓萬歲爺封我爹爹為伯呢?而且; 祖母與母后都並無短期內便賞封的先例,實在是不妥。”
朱祐樘聽著聽著,不自禁地便擰起眉來:“卿卿怎會覺得自己沒有功勞?都是因眾人太過關注子嗣之事; 常因此而非議於你,你才會如此妄自菲薄。在我看來,你的功勞可不比那些打理後宮數十年的皇后低。”
聞言,張清皎不由得勾唇笑了:“萬歲爺那是情人眼裡出西施,所以才會這般以為。”
“那我們便來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