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部分,皇后起居注,白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輿圖,看起來也依然只是線條略微清晰些的塗鴉,可他卻畫得津津有味。
兩個月之後,兩袋包裹嚴密的玉米種子送入了宮中。當張清皎親眼見到橙金色的玉米粒時,禁不住伸手握了一把,滿臉愛惜的模樣,宛如看見了整袋的黃色寶石。玉米粒從她張開的指縫中沙沙地落下,她勾起唇來,將留在手心的幾顆種子遞給朱祐樘。
朱祐樘仔細看了許久:“卿卿,這玉米該如何食用?米粒如此之大,定然不能如稻米那般以水煮,可否與麥子那般磨成粉?”
“或許可以罷。”張清皎並未直接回答,“等咱們種出來便知道了。”說著,她又遞了兩顆給朱厚照和朱秀榮。兩個孩子握著玉米粒,也像模像樣地看了看,而後嗅了嗅,聞見了一種淡淡的香氣。
尋了個風和日麗的休沐日,帝后二人帶著兒女們來到御花園一角。那裡已經墾出了一片地,以碎石劃分出了四個區域。除了才一歲半的朱厚煒外,每個人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田地和少量玉米種子。
“大哥兒、桐桐,你們可還記得娘教你們背過的憫農詩?民以食為天,國以農事為重。你們也知道,爹孃每年都得舉行親耕禮、親蠶禮,便是因著關注農事之故。不過,紙上談兵終歸不美,所以從今兒開始,咱們便體驗體驗農人的生活。”張清皎笑吟吟地對兩個孩子道。
朱厚照與朱秀榮不約而同地看了看自己手裡的小袋子,裡頭是黃燦燦的玉米種子。兩個小傢伙從未種過地,自然對此事有些好奇。便聽娘又道:“田地大小相等,種子也一樣。那咱們便比一比,究竟誰種的玉米收成好。若是奪勝,其他三人都得給此人獎勵,怎麼樣?”
聽得有獎勵,兄妹倆更積極了,連連點頭:“好呀好呀!”
於是,張清皎便讓王獻來指導如何播種。絕大部分玉米種子都已經交給了皇莊經驗最為豐富的老農播種,王獻也是盯著他們播下去的,自然知道該如何種。他便垂下身,一步一步引導帝后一家四口。
張清皎前世雖並非農家子弟,卻也多少透過各種渠道見過農人如何播種,便是照貓畫虎,動作也很是嫻熟。朱祐樘亦經歷過親耕禮,親眼見過大臣與農人播種澆水,自己親自動手也並不覺得陌生。倒是兩個孩子因著年紀小,便是照著爹孃的模樣播種,也總有些錯漏之處。
王獻有心想幫著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彌補一二,卻見皇后娘娘搖了搖首。他這才想起來,皇后娘娘說,這是一場“比試”。既然是比試,自然只能自己比,別人都不能相幫。就算種得不成模樣,也得自己承受後果。
每人攏共都只有一方花圃大小的田地,又有宮人翻過土,播種自然無須費多少時候。播完種,一家四口便給種子澆了水。因著玉米種子耐旱,張清皎與朱祐樘都不曾澆多少水,倒是朱厚照和朱秀榮把握不住澆水的量,時而多時而少。王獻只在旁邊提醒一二,心裡立時就知道兩位殿下的收成估計是不會好了。
播完種後,張清皎便提議,每日傍晚散步的時候過來瞧瞧。若是種子發了芽,每人都得每日寫一篇觀察日誌,將種子生長的過程以繪圖記錄下來,澆水翻土施肥等等都須得按時記錄。等到收穫的時候,仔細翻看觀察日誌,便能明白哪片玉米地生長得更好的原因。
朱祐樘自是贊同,朱厚照、朱秀榮也沒有異議。王獻琢磨著皇后娘娘的話,轉頭就派了幾名懂得寫字繪畫的御馬監小太監去皇莊裡盯著,記錄每片玉米地的生長情況以及老農們甚麼時候如何侍弄過這些地。他還從自己的體己銀子中拿出了二十兩,宣告獎勵給收成最好的農人,頓時令那些老農的心頭更加火熱一片,對陌生的玉米地也越發放在心上了。
種子播下後,每天帝后一家都會散步過來觀看。初時種子沒有發芽,朱厚照和朱秀榮很是失望。數日之後,兩個孩子忽然發現,田地裡長出了稀稀疏疏的小綠芽。兄妹倆高興極了,圍著玉米田看了許久許久都捨不得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 孩子的實踐教育開始了~~
————————————
親們,我已經佛了,你們呢_(:3∠)_
趁著還早,看看能不能再碼一章,mua
第433章 品嚐果實
“這是我種的; 這也是我種的; 都是我親手種噠; 發芽啦!”
這一日,朱厚照趁早來到文華殿,拿出他的觀察日誌小冊子給諸位叔叔以及小舅舅顯擺他的玉米苗。儘管他的玉米苗只是稀稀落落地生出了小芽,最壯實的那一棵也不過長出了三兩片小葉子; 但他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