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部分,皇后畫風不對,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當然,沒問題。”

仲存很想搖頭:不,我覺得問題很大!我有話要說!你們聽我說啊!

然而他的老夥計繼續拆臺:“就這麼定了吧。老仲啊,反正你再怎麼想躲懶,最後陛下還是會一直磨到你同意為止。所以何必廢那麼多閒工夫呢?爽快點,陛下對你印象也好點。”

仲存:“……”我反手就是一凳子砸得你滿臉血!

仲存站起來苦笑著對卿昱跪下磕頭道:“微臣……願盡微薄之力。”

卿昱憋著笑讓仲存起身坐好,將已經和白萌、朝臣商議潤色過的關於建立國武監和武科改革方案拿給了仲存:“朕只是紙上談兵,希望鎮北侯多提些意見。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鎮北侯多盡心了。”

仲存保持著苦笑雙手接過那一疊方案,宮人給仲存端來了茶,讓他邊喝茶邊慢慢看。

仲存看著看著,就陷入了沉思。

武科自科舉誕生之時就已經有了。只是因為各朝帝王在統治穩固之後,都會打壓武將的緣故,因此武科的人才質量越來越低。稍稍有些文化的人,都會選擇文科。

各朝各代有心改革,想讓文科和武科的人才交叉考試,但根子上不改變,人又不是傻的。

到後來,武科中文試只剩下默寫武經七書,仍舊有大部分考生過不了。別說默寫不出,甚至連字都寫不全。

前代還有文人寫文章諷刺過武科群魔亂舞。

武科考生質量太低讓有才之士更加鄙視武科,因此來參加武科考試的人更少,如此形成惡性迴圈。

卿昱和白萌商量之後,不指望能發個政令就讓天下才子蜂擁參加武科,也不指望他們有這個閒心自己選擇考兩門,便定下了武科是“再教育”的基調。

即,武官上任的時候,必須得到相應的武科的“級別稱號”。便是軍功晉升的人,也得先去培訓,透過考試之後才能上任。

武科從下到上考試的閥門並沒有關閉,考試內容也更加嚴格,寧缺勿濫,考不上就一個都別推選來。國武監將重點轉移到對官員的再教育。

同樣,武科出身的人要進文官行列,也需要進行相關部門的考試。

便是皇帝急著要安插誰,可以先上任,但只是“代”。什麼時候透過考試,什麼時候轉正,如果一年未轉正,就換人。

白萌低頭喝茶。

這些改革內容其實是白萌從後世職業教育和部門入職考試中演化而來的。這其中肯定有很多貓膩,也有許多粗糙和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它已經提供了一個理念和雛形,引導著官員們朝著更專業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學個四書五經就夠了。

若是朝臣們意識到這個問題,肯定會激烈反對。特別是一些文人,他們認為四書五經是高貴的,學透了就什麼都不用學了,一切改革都是錯誤的。前朝有人想將帖經明經等死記硬背,對治國完全無用的科目改成策論律例等,被文人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那些激烈反對的文人中不乏棟樑之才,只是他們太尊古,無法接受“老祖宗”的東西被更改。

他們並不會去想,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東西最初在出現的時候也是新東西。

古人可以創新,為何現在的人不可以?

於是白萌和卿昱商量之後,偷換概念,藉由文武大臣之間天生的隔閡和競爭意識,改成只有文科武科的官員要跳到對面職位的時候,才需要培訓和考試。

文官武官都認為自己更厲害,都看不起對方,對於對方“撈過界”的時候,都會產生排斥心理。但是這種“撈過界”的認命卻很常見。

現在卿昱給他們設定了“門檻”,文官和武官雖然都對自己要去對方領地還要考試有點不舒服,但是對對方要來自己地盤的門檻提高了表示萬分支援。

最終的結果,是文官武官都認可了這個“培訓”和“考試”。

之後卿昱決定,讓各部官員都去講課,講的就是各部門工作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以後外地官員來京述職,也要讓他們去講怎麼治理的當地,美其名曰交流先進經驗,所有官員都得去聽課,特別是新科進士。

將領們也要去講一講自己怎麼神機妙算料敵先機,怎麼揪出奸細,怎麼死裡逃生,讓文官們聽一聽他們的功勞和苦處。

卿昱相信這些人很願意“自吹自擂”,底下聽的人肯定也很願意給上面的人挑刺或者拍馬屁。當給新科進士和下面官員佈置的作業評改的時候,也能從中發現人才。

這算是又多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