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部分,盛世天驕,誰與爭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位大人謹慎,查詢證據的動作也不大,只命心腹在暗中查詢。
不知是他們運氣太好,還是王梓鈺真的惹得天怒人怨了,他們才剛剛動手,就順利找到一個當事人。
那人是王家一個瞎眼嬤嬤,自稱在王家服侍王夫人二十餘年,可以證明王夫人不曾有孕,也沒有生過孩子。
這個人證,無法證明什麼公公扒灰一類的,但好歹可以證明,王梓鈺的出身確實有問題。
當然,三位大人也不可能,憑她怎麼說就怎麼信。三位大人命畫師,畫了她的畫相,暗中尋王家的下人,核實瞎眼嬤嬤的身份。
可惜,王家主宅的人全死了,能證明瞎眼嬤嬤身份的人,只有王家二房的下人。二房的下人眾口一詞的指認,這瞎眼嬤嬤就是王夫人身邊的丫鬟,因眼睛不好,才被送到莊子上養老,也因此逃過一劫。
有了這個人證,三位大人頓時興奮極了。
大理寺卿摩拳擦掌的道:“雖然只是一個小人證,沒有辦法扳倒王梓鈺,但這個人證的出現,至少可以證明,王家二房那位在狀紙上說的,很有可能都是真的。”
京都府尹亦是興奮的兩眼放光:“這可是個大案子,這案子要辦好了,我們下半生就不用愁了。”王梓鈺名聲那麼大,還有什麼比踩著王梓鈺上位更快、更便捷的方式?
“你們不覺得……這人出現的太是時候了嗎?”刑部尚書為人謹慎,再加上他一早就退在兩人身後,就算案子辦成了實案,鐵案,他能分到的功勞也不多,因此他比兩人都冷靜。
好吧,他承認,他有些嫉妒這兩個人了。
明顯有人要搞王梓鈺,證據自然也是備全的,他怎麼就蠢的把到手的功勞,拱手讓人了呢?
就算他年紀大了,不需要這個功勞,可他兒子,他孫子需要呀!
真是後悔呀!
刑部尚書那點小心思,大理寺卿和京都府尹看得明白,兩人相視一眼,半是打趣半是認真的道:“您老不是後悔了吧?這案子可是說好了,給我們倆主辦。”
“我有什麼好後悔的,我就是提醒你們,別太冒進。王梓鈺不是什麼善茬,你看先前……皇上想從王家撕一塊肉下來,結果如何?費了那麼大的勁,也只從王家撕下了一塊皮。”刑部尚書絕不會承認,強撐著說道。
“刑部上下都說您老愛提攜後輩,愛讓年輕人出頭,果然不假。您老就放心,我們知道輕重,我們一定辦得妥妥的,不會胡亂來。”大理寺卿與京都府尹一唱一和,把刑部尚書架得高高的,讓他更加下不來。
刑部尚書被噎的沒有辦法,只得訥訥的放棄。
之後,見大理寺與京都府的官差,找到了一位有力的人證,還有一些書信,可以證明王梓鈺與南涼通敵,刑部尚書更說不出來是什麼滋味了。
他原先還覺得事情太過順利,透著詭異,瞧著不對勁,現在可算是明白了,這是有人做好了坑,就等著埋王梓鈺。
有了這兩樣證據,大理寺卿和京都府尹都認為,可以提審王梓鈺。
大理寺卿與京都府尹還算厚道,沒有急著去傳喚王梓鈺,而是等辦完喪事,頭七過後,才讓官府上門告知王梓鈺此事,請王梓鈺次日去大理寺卿。刑部、大理寺和京城府衙,要共同審理王家二房當家人,狀告王梓鈺混淆王家血脈、通敵叛國等罪。
王梓鈺可以自辨,也可以請訟師為他辯護。
“我二叔狀告我?”王梓鈺看到大理寺、刑部和京城府共同簽發的公文,蒼白削瘦的臉上,閃過一抹震驚與不敢置信,顯然是受了傷。
前來送公文的官差,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嘆氣。外面那些傳聞,他們是一句也不信的,就王二公子這等神仙似的人物,怎麼可能通敵叛國,簡直是胡扯。
他們的上峰就更加不靠譜,為了政績,為了討上面人歡心,居然眼睜睜地看著王家二房陷害王二公子,簡直不是人。
官差一個沒有忍住,低聲安慰道:“二公子,你別傷心,大理寺和刑部也只是例行尋問。”
他知道,他的安慰是蒼白無力的,像王梓鈺這種跺一跺腳,就能引得東林文人圈子抖三抖的人物,如果沒有切實可信的證據,官府絕不可能公開審理,大多數是主事的官員,上門謙卑的尋問一句。
“朝廷依法辦事,本就應當,既然我二叔告我,我會到的。”王梓鈺閉上眼,掩去眼中的傷痛,卻不掩住身形的顫動。
官差的情緒越發的低落:“二公子,你好好保重身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