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部分,盛世天驕,誰與爭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臉的後果,帶著農業司的莊大人,前往京城郊外的袁家田莊走了一圈,回來後就上報,城外的水災是天災,沒有人為的痕跡。
皇上也沒有為難王大人,眼皮一臺,就道:“即是天災,便由內閣擬定方針,安撫百姓。”
至此,水災一事便定性了!
內閣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年初三出具公文,除了皇城外,所有受遭的城池都張貼了。
官差們敲羅打鼓的告訴一眾百姓,這次發生水災的田地,全是袁家的田地,皇上已下旨,摘了袁家所有子弟的官帽,命他們回家自省,修身養性。
如若內閣只說,受水災的田地全是袁家的,百姓們還不會說什麼,但加上了皇上下令,命所有袁家子弟自省,修身養性,就是腦子再笨的人,也知這是在說袁家無德了。
想來也是,要不是袁家無德,怎麼老天爺降水災,哪裡不淹,就只淹袁家的田地呢?
京中的老百姓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理由,把所有的錯都記在袁家的頭上。甚至在王相等人的引導下,不少百姓都向皇宮的方向跪拜,感激皇上仁慈,才讓上天提前預警,在田地無糧時降下水災,沒有讓他們家破人亡。
城外,那些知曉田地被淹的佃農,初時還憂心忡忡,生怕自家的田地也遭殃,得知朝廷的告示,一個個安心了。
“袁家失德,我又沒有失德,我怕什麼水災?”
“袁家這是造了孽!我聽袁家的佃戶說,他們每年都要交七成的租子,我們是王家的佃農,從來都是交六成的租子。難怪,難怪我們家的田地,跟隔壁的只隔了一道溝,也沒有被水淹,我們家主子這是有福的。”
“我們家佃的田地全遭了災,這可怎麼辦呀!”
……
袁家的佃農們一個個愁眉苦臉,別家的佃農卻是喜笑顏開,一個個幹勁十足,覺得自己是做了好事,才有今天的好報。
“天道好輪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做了什麼,老天爺都看在眼裡,現在不處罰,不代表以後不處罰,看到袁家沒有?誰能想到煊煊赫赫的袁家,一眨眼的功夫就敗了呢?”
不僅是佃農,一些官員富商知曉此事,也拿此事勸說族人和後代子孫積德行善,莫做第二個袁家,害了自己不說,還害了後代子孫,讓後代子孫都跟著遭人白眼……
第798章 大婚,帶我去私奔
袁家敗了!
壞了名聲,丟了口碑,失了民心。
一場水災,毀了袁家百年建立出來的好名聲,不需要皇上打壓,百姓們就自發的抑制袁家。
甚至,還有百姓半夜悄悄的,把爛菜葉、臭雞蛋,人糞、牛糞倒在袁家大門外。
袁家子弟外出,眾人都會離他們遠遠的,不管街上有多少人,袁家子弟一出現,他們身邊必然是真空地帶,方圓一米以內,不會有一個人。
袁家的下人外出買吃食,絕不能提他們是袁家的,一旦提了,商家直接不賣,給再多銀子都不賣。
脾氣好一點的,還只是把人趕走:“我家的東西,不賣給缺德的人吃,走走走……去別家買。”
“什麼人也敢上我家的門?給我打出去。”脾氣不好的商家,直接動手。
袁家人倒是想要解釋,可是沒有人聽……
不管袁家人多能說,他們家的田地在大年初一被淹都是事實,且還不是一處,是每一處,只要是袁家的田地就被淹了,袁家的佃農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過短短數日,袁家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小卒都不待見袁家人,袁家的族人被京城所有人排擠,就連他們家早些年嫁出去的姑奶奶,也受夫家輕視。
名聲大於天,品性重於命。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人能做到,不再乎他人的評價,也做不到無視外界的惡意。像楚九歌一樣,被人詆譭,被人擠兌,被人誣衊,被人羞辱,還能堅定自我,不忘初心,努力生活的人太少了。
袁家嫁出去的姑奶奶受不了,勸說袁家人離開京城。
人都是善忘了,只要袁家族人離開京城,時日一久京城的百姓就會忘記此事,她們熬一段時間就能過上正常的生活。
袁家娶進門的媳婦們也受不了,她們皆是出自世家,哪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姓氏,她們也不會選擇和離,但不能離開,並不表示她們能承受得住閨中好友,其他權貴夫人的羞辱與嘲諷,她們也想離開京城,以免時刻被人羞辱、嘲諷。
袁家的男人還好一些,只要不出門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