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部分,只因暮色難尋,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不適,但卻終究理直氣壯,不認為自己該揹負什麼道德枷鎖。
劉瑕靠到椅背上,不再釋放壓迫感,她的第一條策略失效了:任何一個母親,在聽到兒子曾孤立無援,想過用自殺來結束一切的時候,都會本能地感到愧疚,性格固執強硬的,會把愧疚外化為怒火,反而牴觸對話,柔軟開明一些的則會改變態度,開始認真對話,但不論怎麼說,心扉都會因此開啟缺口,在愧疚感的壓迫下,她們也會因此開始懂得聆聽。這正是進諫的大好時機——不管亞當蠱惑了葉女士什麼,只要她肯聽,有沈欽的生命為籌碼,劉瑕都有信心把她爭取到自己這邊。
但現在,她開始懷疑了,即使告訴葉女士,再度試圖操控沈欽的人生,可能會讓他再度自殺或是完全精神崩潰,葉女士也不會有所動搖。對葉女士來說,事情一直都非常的清楚簡單——她要沈欽去爭取濱海的財產,安迪肯合作,就是夥伴,不肯合作,就要消滅,劉瑕也一樣,肯合作,她就承認兩人的關係,不肯合作……她就也要把她消除,至於沈欽能不能熬過之後的打擊,這並不關她的事,沈欽能熬過,按照她的吩咐去做了,Okay,很好,如果熬不過的話,她也就當沒這個兒子,反正之前那個脫離她意志的兒子,對她來說也和沒有差不多。
葉女士是真的面如其人——她其實沒有面具,她就是那張面具。老歐洲的,貴族的……活得無視世事變遷並非一種誇獎,在心理學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