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雅妃是狐狸精,鼕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靜安王戚淵心思活動,自然不是這兩年才開始的。戚淵雖天資聰穎,文采出眾,但運氣不太好,比太子晚生了足足五年。他出生之前,太子就因為是嫡長子,封了儲君。他會說話做文章的時候,太子的位子已經坐牢了。一國皇儲不是說能換就換的,即便他很得景文帝喜愛,也無緣於太子之位。
太子若一直建在的話,戚淵也許就不會動小心思。偏偏他十六歲那年,太子墜馬死了。帝王的喜愛,文人墨客的追捧,叫他心境發生了變化。太子死了,他就是父皇的實際意義上的長子了,皇位該論到他了吧?他有了這樣的想法。
但疼愛他的景文帝和他的心意不通。
太子死後,皇帝並沒有急著立新太子,太子之位一空就是十幾年。隨著年歲漸長,景文帝越來越意識到自己需要的不是早早立了一個接班人,時時刻刻在他身後盯著,盼著他早日歸西,好自己登基。而是這幾個皇子互相爭鬥,忙著博取他的認可,來保證他自己至高的地位。
他對戚淵也是真的疼愛,他封了戚淵為靜安王,希望他能得一世的安穩平靜。賜了一座府邸,每年萬金的俸祿,卻沒給封地,也沒有一官半職在身。靜安王算是皇位爭奪戰中,第一個出局的。
就這麼一個無權無勢,身邊沒有可用之人的王爺,誰會放在心上?沒人在意,手下自然不會有人,手下沒人,他拿什麼爭皇位?
換個角度看,靜安王若能安分,確實能夠如景文帝所願的得一世的安穩平靜。
老皇帝在世的時候,為了表現兄友弟恭,所有皇子都會拼命與他交好。
老皇帝過世之後,他的兄弟們不論是誰贏得皇位,第一件事就是除掉能威脅自己皇位的兄弟。皇帝不會把自己的兄弟全部殺光,總要留一個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以示天下人,朕不是心胸狹隘,不近人情的人。
無權無勢,淡薄名利,沉迷書畫的靜安王會是那個人。
皇帝的良苦用心,戚淵並不領情。被奉承得多了,他總以為全天下的人除了自己,都是蠢貨。
“戚淵找本王做了幾件事,本王覺得不對勁,隱晦的提醒過幾次。他不僅沒放在心上,還因為本王的提醒,覺得本王和他離了心,不好掌控了,千方百計地想接過本王手中的兵權。”
“這次還對你動了殺心?”
“嗯。戚淵這蠢貨被吹捧得太高,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妄圖爭奪這天下。這天下是他能奪就奪?就是他得了這天下,他有這能耐治好嗎?”戚叡嗤笑一聲。
韓雅:。。。。。。
果然是兄弟,都覺得除了自己,別人都是蠢貨。
“鎮北侯估摸著也是察覺到戚淵的心思了,或者戚淵直接找他談過了。這老狐狸,自然不會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保險起見,他會往本王這裡塞人,他的女兒就是最好的人選。”戚叡終於說到點子上來。
“那你說田依容愛慕你?”
“三分愛慕,七分算計。”戚叡很冷靜。
“這次本王出使大辰國,其中有戚淵的手筆。“
“知道是他的手筆,你還來?”
“聽說過西北嗎?”
“嗯。”那是叡王的封地,據說是漫天風沙的蠻荒之地。
“西北是本王的封地,近幾年,年年鬧旱災,百姓艱難度日。你也知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才能安居樂業。若旱災再來幾次,必生禍端,本王需要找到解決辦法。”
“大辰國有什麼解決辦法?”
“大辰國處在海邊,年年下雨過多,洪澇災害嚴重,去年出了個治水能人,傷害降了許多。這樣的能人,大辰國君不會輕易放人,本王務必走這一趟。”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說到西北; 戚叡的話就多了起來。抱著韓雅,她講了許多自己在西北的趣事。
他說西北人民長得高壯,性情豪邁直爽; 行事坦蕩,最是好相處。
說天氣好的時候; 他會帶著鷹去狩獵,鷹眼睛很好; 總能很快發現獵物; 然後帶著他過去。他還向韓雅許諾,日後帶她去了西北,會給她獵一隻白毛狐,給她做披肩。
有意無意的,他還提及西北有許多瓜果,好些是在京都買不到的。。。。。。
言辭間; 不難聽出他對西北的熱愛。
認真算起來; 這個生在京都的王爺; 十幾歲離京,各處征戰。西北被封給他也不過是五年前的事; 五年的時間; 他就對那片土地那裡的人; 產生了感情,看來他在那裡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