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部分,寺是故人踏月來,中國長城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眼睛隨著身體轉動看向街市上的攤位,笑容未變。我一攤攤的看過去盡是晃來晃去的後腦勺,搖頭笑笑收回視線,看到牽了馬車的幾人正向旁邊巷走,易安拍著行久的肩著什麼。
“哥,胤禎還在等你,把我留在這兒吧。”
我已知道那幾個人都是高手,許是聽見我低聲話語裡的主子名諱,除了守在我們身旁的三人其餘二人全都停了腳步,易安和行久也立在那兒不再繼續走。
胤祥搖著頭笑並不理我,抬步走向客棧大門。把我抱到房裡的床上放好,他才拍了拍腿坐在一旁盯著我的眼,只是看著不話。
“我是認真的,你們一定有事而且是很急的事才會讓你回京裡去,不能再耽擱了。這裡很好,把我留在這兒,你去辦你的事,胤禎一定在等你的訊息。我在這裡可以好好地休息,不用整天受趕路的苦,真的很累,我怕了,就讓我在這裡養著吧。等哪天你們勝了……再來看我。”
房門外響了一聲,胤祥從床邊站起立在面前,揉了揉我的頭將孝顏拉過來讓她坐下,“先歇會兒,我去看看,再讓他們給你尋個大夫來。”
我知道這件事他不會再提,甚至連回絕都沒有,所有一切都是應該的,沒有商量更沒有可能。
推著孝顏示意跟他出去,我躺向床裡聽見她輕笑著勸,“他總這樣你知道,為你好。歇會兒吧,床上總比馬車舒服,我就在這兒陪你,免得渴了餓了找不見人。”
無力再什麼,他們什麼樣子我都知道,為我好也知道,只是不想拖累,卻不得其法。
也許住在這裡真的不錯,至少安逸,看得到的安逸。像是真正的生活,簡單輕鬆。
☆、254。神佛蓋世
抵達熱河已值六月,見到康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我回來了,尚未進京已邁入原先的生活。
生命總是有跡可尋,像是早就鋪好的路,兜兜轉轉,回到屬於我的位置。那個空缺,總要補上,不是我也是別人。
不管戰前如何,皇帝的生活仍未改變,塞外依然避暑依然。
胤祥跪在御前,康熙看著他的腿眼神定住,我們無聲跪著,等他示下方才站起。他沒問因何受傷也沒問一路情形,胤祥隻字不提遞了個摺子,靜默良久。
等得汗都浸透裡衣快要站不住時,才聽到他合了摺子放於桌面。
“先下去吧,過兩日朕再宣你。”康熙罷又吩咐李德全著太醫給胤祥看腿仔細醫治,我們才謝了恩退出去,分別跟著領路的公公到了安排好的地方住下。
避暑山莊,聞名於世,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餘三處我曾去過不止一次地流連忘返,偏這裡從未來過,兩世皆是。
沒有心思欣賞美景,只知這裡很大有山有水,聽見淙淙的溪流聲悅耳動聽,能看見腳邊的大片陰影,涼爽得吹透汗溼的背。低頭跟著前面的腳步不知走了多久,才走到該我住的一方天地,足不出戶關在房裡。
不兩日有人送來十幾冊佛經。
站於門外的公公嗓音尖細,身量未足頗顯稚嫩,字句交代康熙口諭時有著超乎年齡的沉穩,無非要我抄寫。心接過經書捧在額前謝恩領旨,他又叫出身後太醫,是要給我診脈。
我又開始與藥為伴的日子,早中晚的灌下去。好時全部受用,壞時吃了不消片刻便吐得乾淨,翻攪到胃裡火燒一樣灼熱,酸得躺在床上蜷成一團手腳冰涼,嘴裡早已亂了味覺,只有苦。
譴來伺候的丫頭伶俐得緊,話不多卻貼心,總會尋來一些不與藥劑相沖的蜜餞等吃食。太醫看了也不言語,只囑咐她一定讓我按時吃藥不能耽誤,若是吐了便再煎一碗繼續服下。
這些苦,翻來覆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漸漸也不再覺得苦。
我從佛經裡挑出幾冊曾經聽過的一一翻閱,不知從何抄起便取了本梵文的往生咒,不知上面寫些什麼只依稀記得胤禛念過,那聲音似乎還能從耳邊聽見,虛無飄渺。還有幼年懂事的弘暉,蹲在他們父子身旁的一雙兒女。
初寫時靜了許久的心竟然亂起來,像是被馬蹄不停踩踏丟於路邊荒野,疼得無以復加。看著滿屋的錦繡紅木精緻擺件,每一道唯美的花紋彩繪襯著筆下難以辨識的鬼畫符,幾乎窒息。
尋不到規律寫得很亂,每每煩得恨不得扯了紙頁經卷。不幾日竟慢慢沉下心來,每日抄上十幾回,總要寫到手痠才將筆放下。再沒幾日已無需去看,只提了毛筆對著桌案上鋪陳的宣紙便能通篇寫下。
康熙要我把抄的經送去,我把上百篇往生咒心地遞到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