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部分,喜耕田,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棚子裡,有大黃和小白在此守著,就算是放真金白銀也丟不了。
馬鈴薯之後就是包心大白菜。由於這種白菜在北方來說比較稀缺,冬季放在地窖裡儲存的時間比較久,而且按照裴子慧的方法還可以醃製酸菜吃上一冬天,所以幾乎是沒用裴家人自己收割,就在地裡定價多少錢一壟,誰買誰自己用菜刀來砍根。
除掉自己家留下幾壟用來食用的,幾乎是被十里八村的人搶購一空了。
接下來又收了蕓薹、花生、還有玉米……
待山上所有的莊稼都收割好之後,最後一樣則是大豆。大豆的收割就比較複雜了,等豆粒成熟以後,先是用廉刀帶秧割下來,然後拉到曬穀場,在秋高氣爽的天氣曬上幾天,然後就用馬或牛套上石滾在曬乾的豆秧上面碾壓,這豆粒就一粒粒地落下去了。
之後再經過幾道工序:挑秧,揚塵……最後就是乾乾淨淨的大豆粒揹回了家中。
所有收穫的糧食,在裴子慧的主張之下,一粒也沒有賣掉。
除了留一些明年用的種子之外,蕓薹籽和大豆還有花生都用來榨油,榨油剩餘的殘渣則成了家中小雞、小鵝的飼料。而大豆,不但榨了油,還做了豆腐。馬鈴薯用來做了一種叫做粉條的東西。
所以西山上除了成片的開荒地,還多了幾個桌坊。
到過年時,裴二把所有的賬一筆一筆地算了下來。還完了周大川的錢之後,雖然家裡沒剩什麼錢,但是總算又置辦了幾樣裝置。至少來年可以淨等著收穫了。
當然這一筆一筆的賬務,裴子慧都記得仔仔細細,不但每月都會向顧青城匯述情況,到了年底還做了一個總結性的大匯總。
第二年,裴家人對於這一切早已駕輕就熟。
出了門向西一望,已是滿山遍野綠油油的莊嫁和一間間拔地而起的桌坊。本村沒有田的青年男子,也不用再大老遠的出門尋活計了,出了村向西一走,在裴家的西山上就可以賺到錢。
到了第三年,六百六十畝荒山全部開墾完畢。果樹區的果樹結出了碩大的果實,花卉區的花朵交豔欲滴,左邊黃彤彤的一大片蕓薹菜,右面綠油油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豆秧……就連周易那十畝藥材地也是長勢異常喜人。
而西山不但莊嫁越來越好,沿著小河的那一趟廠房也相繼蓋了起來。醋棚擴建了規模,早已搬到了西山上。榨油作坊也是常年累月的生產,還有那做粉條的除了立夏一陣的斷貨期之外,一直忙個不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山上的樹木已經砍伐乾淨,但是鳳陽的富平木材行在外面進貨,依舊經營良好。銀兩一直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裴二一家人的兜裡。
當然,這其中每一年顧青城都會帶著裴子慧出去幾次,不是採購種子,就是購進什麼稀有品種。
到了第五年的時候,由於周大川身體不好,準備在家中頤養天年,而周易卻不願意接管家中的生意。他除了在藥材地裡打轉,就是在鳳陽開的醫館內診病,從不過問家中生意之事。
周大川無奈,不但將醋行的生意歸還給了裴二,還將家傳的康莊酒業的經營權也給了裴二,這期間他只每月從中抽取一定的利潤,其它一概不管了。
由此一來,這第五個年頭的時候,裴家的生意已經遍佈京城和鳳陽兩地,足足開了九家商行之多。而且分店正在一家一家的擴充套件開來。這九個商行分別是:酒坊,醋坊、花坊、木材坊、榨油坊、乾果坊、粉條坊、蔬菜坊、豆腐坊。
而裴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山上蓋好了各種廠房之外,在原來房子的西則,蓋了一座兩進的大房子。南北大院,東西廂房,外加倒座,所有人都有了單獨的房間,就連年僅六歲的裴子洋也有了自己的房間。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裴二放棄了歲考,但是裴子墨卻在三年前以縣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秀才。同年同期段雨辰也在參考其中,他的成績是縣試第六名。由此二人透過凌一鵬的介紹,直接去了京裡的國子監讀書,裴二為了報答舅兄以前的幫襯,將段雨辰在國子監三年的學費一併支付了。
而裴家的老四裴逸清依舊落榜。
這期間周易幾乎把裴二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新蓋的大房子裡也有周易的房間。對裴二和段氏也是二哥二嫂的稱呼。宋玉梅更是沒有離開過,早已把自己當成了家中的一員。
自從裴家搬到了新房子之後,原來的老房子就給了這些年一直在裴家務工的銀柱和阿紫夫妻住。
而裴子唐經過幾年的磨練,已不再是那個在木材行跑腿的小夥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