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部分,一品嫡妃,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房來報,說是有人求見。
這一天是休沐日,宋子期就在書房裡處理公務,宋安然則在議事廳裡處理內務。
同時,宋安然還要求童伍那邊加快速度,好歹先給她一批人使喚。
以至於宋安然不得不加派人手,守在門房。還讓馮三加強巡邏,絕對不能讓人鑽了空子。
鹽商海商們在衙門堵不住宋子期,就跑到宋家去堵人。有的乾脆直接將禮物丟在宋家門房,不等宋家門房反應過來,就急匆匆的跑了。
無數的鹽商海商來往於戶部,請客送禮,拉關係,找好處。
旨意一下,戶部頓時成了超越吏部的香餑餑。
永和帝花了三個早朝的時間,和朝臣們扯皮。打擊一批拉攏一批,最後以強硬的姿態下旨,定下了鹽引競拍和對海商徵收重稅的政策。
而且動鹽商和海商的利益,並不損害根本,永和帝沒理由退縮。
永和帝是個強勢的皇帝,他想做的事情,說什麼也要做成。
下詔獄的人那麼多,唯獨宋子期有這份逆天的運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更有人眼紅嫉妒宋子期。宋子期兩次下詔獄,兩次都靠著閨女平安出獄。出獄後,都能被永和帝委以重任。
這簡直就是荒唐可笑。
他們都看出來了,這是宋子期和永和帝演的一出雙簧,大佬沒不在意朝誰徵稅,他們在意的是這麼大的事情,事先永和帝竟然沒對他們透露一點點風聲。靠宋子期一個人,就將政策定下來了。
朝堂譁然,就連內閣大佬們也微蹙眉頭。
宋子期趁機丟擲鹽引競拍,以及對海商徵收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重稅。
見火候差不多的時候,永和帝點名宋子期,讓宋子期表達看法。
這兩夥人湊起來,和戶部官員對吵,簡直能將房頂掀翻。
少部分人則是海商背後的靠山,甚至某些官員本身就在海貿中有股份。
此話題一出,朝堂上瞬間就吵了起來。不少人都是鹽商背後的大靠山,動了鹽商的利益,就等於動了他們的利益。
既然要增稅,就該找海商鹽商開刀。
然後在早朝上,由宋子期安排的託,先跳出來從朝廷沒錢皇帝沒錢,引申到驕奢淫逸的海商和鹽商頭上。
宋子期和永和帝花費了三四天時間,總算商議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就在永和帝和宋子期商量著具體措施的時候,永和帝早已經挑選好了可靠的人,等政策一出來,就將人派到各大港口城市,強行徵收高額商稅。
至於增加海貿商稅,永和帝完全沒有意見。
永和帝這段時間,私下裡問了很多瞭解海貿的人,還特意召見了兩位市舶司官員。基本可以確定,宋子期在題本里說的那些都真的。海外真的是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
永和帝最感興趣的是由朝廷組建船隊,出海貿易。還有宋子期在題本中提到的那些海外國家,那些金礦啊,金子啊,銅礦啊,就像是閃閃發光的小金人一樣,一直在對永和帝招手。
永和帝對競拍鹽引的興趣不夠大,只說這件事情讓宋子期負責操作。如果操作得好,以後每年進行一次競拍。
直到最近,永和帝或許是瞭解了足夠的訊息,於是開始召見宋子期,談論兩個方案的可行性。
永和帝一直壓著這份題本,沒有表態。
前段時間,宋子期給永和帝上了題本,闡述從海貿食鹽方面獲利的可能性。
第171章 中毒
時間進入二月,今年是大比年。
先是會試,之後是殿試。
沈玉江最終沒有出現在會試考場,顏宓則一路過關斬將,最後被永和帝點為探花。
一時間,勳貴沸騰了,京城老百姓也湊熱鬧跟著沸騰了。
文官和讀書人則是憤憤不平,憑什麼顏宓一個勳貴子弟,書院都沒去過兩天的人能被點為探花。
這讓文官和天下讀書人的臉往哪裡擱。
勳貴武將們可不管文官們的臉面往哪裡擱,他們只知道顏宓是勳貴的驕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要不是永和帝擔心非議太多,肯定就將顏宓點為狀元。
那什麼寒窗苦讀十年二十年的人,面對驚才絕豔的顏宓,瞬間全都成了渣渣。被顏宓壓的氣都喘不過來。
至於這一屆的狀元和榜眼,沒人關心。他們的風頭全被探花郎顏宓給搶了。
跨馬遊街的時候,那些大姑娘小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