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部分,我的錦衣衛大人,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正是徐重宴,之前還在五軍都督府,過年後官府開印不久,他就被調入兵部任職。他在兵部只是個小人物,要事輪不到他;彈劾群臣又本是御史的職責,還是輪不到他。大家都很好奇,徐重宴能彈劾些什麼?
徐重宴執笏長立,躬了躬身,聲音清朗,“臣要彈劾兩件事。”
“其一,鄴京名門陸家家中傭工告發,陸銘山父子與江州廣平王私下販賣甲冑等兵器,徵兵買馬,並研製新型武器,意圖謀反。”
販賣甲冑,徵兵買馬,研製武器。都有可以解釋的理由。但“謀反”之罪一壓,與所告之人聯絡甚密的大臣心頭都沉了沉:不管陸家和廣平王府是否真的“謀反”,這層層查下去,清白之名,是絕對不可能有了。
皇帝的神情淡淡,想到了什麼,只沉吟,而不說話。
卻有朝中陸家人著急了,被徐重宴的“謀反”之罪嚇著,又不滿於徐重宴的越俎代庖。當即,陸家的一位御史大臣便站了出來,“胡說八道!我陸家滿門忠烈,門風清正,徐大人怎能隨意汙我清白?!”
徐重宴卻早有準備,由旁邊等候的內侍交上去一封書信,“陸家三子陸銘山與廣平王私下通訊,有片語可得,其先前販賣甲冑之事。另言有新兵器,乃關乎馬具。我大魏草原甚少,馬戰不精。但夷古國乃馬上之國,此馬具一出,可另他們如虎添翼。此時正值我雙方交戰之時,敢問這不是‘謀反’,是要做什麼?!”
“豎子敢爾!”另一陸家人氣得站出列,正待辯,卻另有大臣站出。
一看,又是徐家人。
開朝大改,皇帝大力扶持新貴,但名門世家百年之風,短期內,是不可能徹底壓下去的。因為,當朝,陸家人多,徐家人也不少。兩位陸家臣子與徐重宴相辯,徐家卻也不是沒人了。且陸家和徐家向來都是互看不順眼,他們兩家掐起來,旁的臣子都是斂袖圍觀,覺得這太正常了。
當然,此次涉及“謀反”之罪,能站在議政大殿中的臣子,每一個背後都有一圈算計。當即邊看,邊在心中快速分析此案。
徐家臣子正沉聲道,“陸家謀反與否暫且不提。但陸家有轉手甲冑之事,此時陸家府宅還有廣平王府傳來的書信,卻是證據確鑿。陸傢俬下購買兵器,卻決計不清白!”
“放屁!”陸家人氣得口不擇言,臉紅差點跳腳。買賣兵器這一說,明面上當然是不允許的,但他們這些世族大家,哪傢俬下里沒有些兵器,沒有些死士,沒有些軍隊?放在前朝,他們家中養私兵,是完全合法的!
百家郡望,天下氏族。
世家曾經的輝煌,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當然新朝建立後,皇帝說不許養私兵。接下來就是長達兩代之久的皇帝與世家的撕逼站。世家的底子是很足的,撕到現在,雖然元氣大傷,但皇家也做出了讓路。現在大家就處於心知肚明的狀態,你不問,我不糾。明面上當然不應該,但皇帝不會問,也沒人會自己往上撞。
且此任皇帝行事寬和,與先帝的鐵血手腕完全不同。世家們有了喘氣之力,也儘量配合皇帝。雙方都知道,這是個少於一百年都停不了的磨合期,誰先急,誰就輸。世家們的地位不像前朝那樣高高在上,他們開始尋找別的契機,陸家如是……
但真要說“謀反”,大殿上站著的大部分臣子,都認為不太可能。
若是世家與新貴的集體戰,大家還能站隊。可這是世家自己跟自己撕,徐家跟陸家撕……
有人暗笑,有人擔憂,有人幸災樂禍……
而太子劉望面沉如水,詫異地看向朝中好幾位徐家臣子,他們的臉色平靜,看不出什麼來。但太子望去時,他們的目光自然移開。太子心中沉下:自己與陸家合作,也與徐家合作……此時,徐家卻不接受他的暗示,這本身,便預兆著不尋常。
劉望生了警惕之心,暗想要如何把這場彈劾壓下去……
就聽高座上的皇帝似隨意問,“那你彈劾的第二件事是什麼?”
是啊,第一件事已經這麼力拔弩張,那第二件事,徐重宴又要彈劾什麼?
徐重宴目光抬了抬,朝殿中,他靜靜地向太子殿下看去。日光落在他眼眸中,他眼睛眯了一眯,白皙的俊容上,露出一個幾分奇詭的笑容來。
他這個笑容,登時讓太子殿下心中大敲警鐘。
只聽青年並不高的聲音,傳遍大殿,“臣要彈劾的第二人,便是當朝太子。”他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摺,再由內侍傳上去,“請陛下觀。”
此時,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