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部分,穿越七十年代之農家好女,辯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跟他們分開幹了呢,是鬧矛盾了咋的?舅可跟你說,這人跟人湊到一起不容易,你們仨在一起又挺合財的,可千萬別為點兒雞毛蒜皮的事翻臉啊……”

大舅媽也在一旁附和說:“那可不,我看老高大嫂和崔廠長都挺好的,你找人合夥還不如找他倆呢!你要是再找別人,不知根不知底的,沒準還得碰上騙子呢!”

韓明秀一頭黑線的說:“大舅,大舅媽,你們想哪兒去了?我跟高大娘和崔廠長的關係好著呢,這次在南方建廠,本來也打算跟他們一起幹的,但是他們倆都不同意,都說北方這邊的訂單都做不完呢,又哪有精力上南方去開廠子去?他們只同意在上海和天津開分廠,不同意上深圳去,我也是沒辦法了,才找別人的。”

大舅媽說:“那你要找別人另開廠子的事兒,跟他倆說了嗎?要是沒說的話,還是先說一聲的好,不然要是有誤會了,以後再一起合夥就分心了。”

韓明秀說:“我以前跟他們提過一嘴,他們也都同意我去南方單幹,不過也都勸過我不要去,說什麼離的太遠,管理不方便啥的……”

王文遠說:“俗話說得好,聽人勸,吃飽飯!你高大娘經歷的事兒多,社會經驗豐富,崔廠長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看啥事兒也能看得長遠,既然他倆那麼精明的人都不贊同你去南方幹,大舅覺得你還是別去了,你現在又有廠子又有酒店的,還都不少賺錢,何必再去操那份心呢?”

韓明秀說:“我可沒想操心,這不是尋思讓小秋去替我操這份心嘛,要是沒這麼個可靠的心腹人,我不就不想了嗎?”

“那……,你那個合夥人是個啥樣人啊,可靠嗎?”大舅媽見韓明秀執意要做,就替她操心起合夥人來。

韓明秀說:“這個合夥人是我蘇阿姨的親哥哥,她哥哥嫂子都是做服裝生意的,做了幾十年了,很有經驗,所以我才決定跟他們合作的。”

上次蘇阿姨帶小鎖來首都時,曾跟韓明秀提起了她哥哥的事。

原來,蘇阿姨的哥哥在解放前曾是一位高官,後來隨老蔣去了臺島省,,她哥哥到了臺島省後,在那邊娶了老婆,他老婆的孃家就是做服裝生意,於是,她哥哥便也跟著老婆做起了服裝生意。

這一做,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裡,蘇阿姨兄妹倆一直沒有聯絡,如今放開政策了,臺島省那邊的親人也不再被視為是敵特分子,而是臺島省同胞了,他們兄妹這才敢聯絡,才開始往來。

從前幾年開始,國家就對臺島省產品開放了市場,並且給予了免稅、減稅等優惠待遇,很多臺胞紛紛回來投資建廠,蘇阿姨的哥哥也想回來投資做服裝生意,只是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蘇阿姨想著韓明秀不正做服裝生意呢嗎,就把她哥哥的想法告訴了韓明秀,想看看韓明秀能不能跟她哥哥合作,一起投資開廠子。

韓明秀一聽竟有這樣的好事,當然不會拒絕。

其實,她早就知道在南方投資建廠肯定會賺錢,只不過她不願意操那份心,只想把精力用在家裡,用在孩子身上。

所以,韓明秀才一直沒有出手,直到蘇阿姨說起了她哥哥,韓明秀這才動了在深圳建廠的心思。

自從那位老人在華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那個圈就慢慢的發展成了跟廣州上海一樣發達的大城市了,只是目前還正在發展中,還沒有發展的那麼大,地皮也不像後世那麼值錢。

所以,如果到那邊去買塊地,建個廠子,不管賺不賺錢,賺多少錢,將來這塊地皮肯定會幾十倍幾百倍的翻本,便是廠子一分錢不賺,有這塊地皮也是穩賺的,而且還是賺得缽滿盆盈的。

何況,還能給小秋一個機會,讓她證明一下自己能力呢。

韓明秀一直就很看好小秋,這孩子一點都不像王淑芬那麼狹隘自私,她的性格倒是很像霍奶奶,正直,勇敢,能吃苦耐勞,還堅韌不拔,敢愛敢恨……

這些優秀的品質,都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而小秋的身上就具備這些。

雖然她的文化水平比較低,但那些已經成功的人士中,也不乏文化水平較低下的人,文化水平並不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只是一個輔助條件而已。韓明秀深信,只要小秋肯努力,肯用心,一定會成功的!

小秋聽韓明秀說有人帶著她幹,不是自己單打獨鬥,心裡這才踏實些。

第711章 允許你追求我

醫院裡。

許奶奶端著飯缸子,笑著對小靜說:“靜兒,你先在這兒照顧著英明,我去食堂打飯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