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部分,錦繡官路,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治國,然而依然有諸多不如意,讓考生們看看國策如此還有沒有可以提的更好的建議,甚至還提到祖宗之法到底能不能變,可不可變,該不該變等問題,最後要求考生們結合實際來寫一篇對。

這個題目不但沒有一點新意,甚至本質來說跟之前好幾科廷試都是重合的,所以答題一點都不難,有人總結得和林重陽說的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段位要低一些,一味地把假大空的話寫上去,雖然辭藻華麗,文章寫得也是花團錦簇,卻空洞無物,讓人看得昏昏欲睡未免倒胃口一些。

在皇帝喜好如此的時候,可行,但是當今皇帝並非昏君,相反主政也算可圈可點,當算一位明君。

自然不能如此行事。

林重陽的腦子飛快地運轉著,不但要將本朝建國以來的一些大的國策方針過一遍,還要將歷史上一些重大的國策以及成敗得失等歷史經驗也過一遍,還得找出兩者之間的關係,然後再落實到眼前來。

畢竟所有的策都是為了眼下皇帝主政遇到的問題。

皇室、豪族、邊軍、官僚、中官等,都是眼下朝中存在的問題,有的還頗為不平,只是在皇帝還算勤勉的執政下,並不太凸顯,假如當今聖上突然效法了某位皇帝沉溺後宮不思朝政的話,那麼這些問題會迅速浮出水面盤根錯節,將大明朝牢牢地拖住,迅速地拖進泥淖中永不翻身。

將所有的希望寄託於一個皇帝身上,碰運氣一樣希望碰到一個不求英明只求不昏聵的君主,也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

當然這些林重陽自己知道,不能和別人傾訴,更不能寫在策對中,除非他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他要找一個好一點的切入點,既能總結歷代得失,讓人一目瞭然振聾發聵,又能春風化雨般把本朝也繞進去,表達出他的觀點,且還不讓人反感說教。

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就算林重陽有一肚子的話,提筆就可以洋洋灑灑萬言打不住,卻依然謹慎地沒有提筆。

他是謹慎起見,結果那些監視官們卻有想法,一個個時不時地扭頭看看他。

這位林會元怎的一直都沒有提筆,別人都已經刷刷刷草稿都寫好了,他居然還沒提筆,這是不會?

難道會試真的有問題?

若是如此的話,那可不妙。

譚贇時不時地就盯著林重陽看一下,見他一直都一副若有所思卻又不肯提筆的模樣,拿不準這小子到底在想什麼。

這題目有什麼難的嗎?

他不是跟沈老爺子住過一段時間麼,難道老爺子不提點他國策方面的問題?

他和另外幾人交換了一個神色,再看看唐煜,有人幸災樂禍,有人不動聲色,現場就有一種微妙的氣氛在湧動。

林重陽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對勁,他不經意地抬頭略活動一下頸椎,悄悄挪挪腿,現在早就不習慣跪坐,很容易會麻掉的。

但是動作幅度不可以過大,否則就是殿前失禮。

他抬眼的時候恰好對上唐煜的視線,不知道為什麼,他居然從對方眼睛裡看到了怨念,給他弄得一愣,忙低頭看著捲紙。

唐煜為什麼那麼一個表情呢?

林重陽暗自吁了口氣,開始磨墨,他磨墨也是講究動作和呼吸配合,在外人看來動作優雅不疾不徐,倒是挺有看頭。

磨墨完畢,他的思路也理順,開始提筆在稿紙上書寫。

自從鄉試以後,稿紙也不許草書了,所以他規規矩矩地寫端正清雅的館閣體。

“臣對,臣智識愚昧,學術疏淺,不足以奉大問,竊惟陛下當亨泰之交,撫盈成之運,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無虞……”

開頭自然要先擺明立場,面對皇權,自己卑微渺小戰戰兢兢,唯恐不能表達恭敬忠誠於萬一。

之後就要開始引經據典,列舉歷代經驗得失。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怕再英明睿智的君主,時至今日也只能在史書中膜拜雪泥鴻爪,但是能留下英明事蹟與人說,已經是名垂青史,萬世流芳。

而不管秦漢唐宋,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基本國策、重大方針,那些政策有的為朝廷和百姓帶來了益處,有的變成了災難,不管好與壞,在歷史的程序中都得到了驗證。

事實勝於雄辯,現實是檢驗國策正確與否的唯一途徑,而非某一家某一人之言。

聖人言:苟日新,日日新。

時代在進步,主君越來越英明,朝廷百官也日益精進,百姓越發富足、明智,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