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部分,錦繡官路,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作,另外我還想介紹陶家給你們認識。”
陶家是蘇州巨賈,海商、鹽業都有涉獵,如今陶元傑也想透過科舉入仕途,那自然會想辦法在京城立足,並且一定要合法,這一點和林家不謀而合。
只不過論出身林家要比他們強上很多,林家不需要洗白,陶家卻需要付出大代價洗白成農戶,因此陶元傑才會在面對同年的時候有著深沉的自卑心理。
合作開百姓餐陶元傑很樂意的,他早先就跟京城的叔公商量過,陶家也想在京城做點生意。
這邊林重陽只是起個頭定好大方向,剩下的具體細節黃老闆、孟掌櫃、陶元傑他們商量,他也不摻乎。
陸延等人在濟南城跟同學聚會的時候,林重陽則帶了馮順去齊州書院。
謝院長到現在還處於興奮之中,見了林重陽連聲誇讚,誇得自詡厚臉皮的林重陽都有些頂不住很想掩面逃走。
畢竟沒文化的老百姓最多就是誇文曲星、神童,同年們誇林狀元文采獨步,少年有為等等,謝院長這種大儒,夸人的時候那是辭藻華麗,引經據典絕不重樣,偏偏林重陽也算博覽群書,所以都聽得懂。
那就有些不大好意思。
林重陽幾次打岔轉換話題沒成功之後,他就開始裝聾。
等謝院長終於把話題拉回來,林重陽才道:“謝院長,晚生沒見到老爺子。”
“啊?老爺子躲著你?”謝院長有點驚訝,“不能啊。”
林重陽道:“謝院長可知老爺子去京城所為何事?”
謝院長笑道:“估計是上書致仕,老爺子以前因病休養卻一直都沒致仕,主要是陛下捨不得他老人家,陛下說經筵日講最愛聽老爺子的課。”
林重陽有些納悶,“在京裡卻沒聽到一點風聲。”老爺子上書致仕,按說也是大事,怎麼會一點訊息也沒?
再說了,他去致仕,那自己派祁大鳳去拜訪,怎麼一直都不在?
謝院長一副你不要多管那個老頑童,他整天折騰,要跟你抓迷藏你是找不到他的,你不要管他,到時候他自己就會出現的。
林重陽沒想到謝院長竟也有這樣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謝院長熱情留飯,林重陽也就沒推辭,雖然謝院長年紀不輕,但是談吐文雅妙語連珠,並不會讓人覺得迂腐古板,反而很有趣,能學到不少人生智慧。
飯後,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捧了幾卷書前來,說是要跟林狀元請教。
少年郎叫謝昭,生得唇紅齒白一表人才,通身帶著一種書香門第出身的儒雅氣派,一看就是有良好的教養。
他雖然比林重陽大兩歲,卻恭敬地行禮,口稱學兄,恭維林重陽的時候非常真誠,並不會讓人覺得勉強。
而林重陽也沒因為他是齊州書院高材生、謝院長的孫子認定他必然應該博覽群書具有獨到見解而心生敷衍,對謝昭提出的問題都非常認真地回答。
一時間兩人相談甚歡,謝院長在一旁靜坐喝茶,笑微微地看著他們。
謝昭欽佩道:“學兄不但四書五經爛熟於心,有獨到見解,沒想到經史子集、諸子百家,都有這般不俗見識,小弟由衷佩服。”
他問的是關於林重陽廷試策的一些東西,中心主題就是有法可依,這個法是哪家的法,儒家還是法家還是墨家。
林重陽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告訴他是帝王和百姓之法,現實之法,絕大多數人需要的法,畢竟現在沒有所謂的憲法,自然也就不能用後世的概念來解釋,反正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先將這個法的概念深入人心。
至於哪一部法,可以慢慢完善,不是朝夕可至的。
說完了正經的,謝昭就邀請林重陽去院子裡走走。他帶著林重陽避開謝院長來到後院,走到一株綴滿淡紫色花串的泡桐樹下站住。
泡桐樹散發著淡淡的清甜氣息,有蜜蜂嗡嗡地環繞其間,旁邊一片花圃,碗口大的牡丹花,魏紫姚黃開得燦爛如錦,對面幾棵碧桃、海棠、垂柳,雖然被牡丹映得花色素淡,但是花木扶疏,清雅宜人,別有一番景緻。
“這棵梧桐還是家祖父親手栽下的,後來栽植園子的時候也沒捨得砍掉。”謝昭請林重陽去旁邊的飛花亭落座。
林重陽好奇地看著他,是不是有話要說?
果然,謝昭臉上突然露出忸怩之色,拿出一本手抄書卷,“這個,還請學兄指教。”
林重陽有點疑惑,什麼東西要自己指教?接過來翻開書頁看了一眼,頓時有點驚訝,他沒想到謝昭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