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部分,棄婦的極致重生,低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隱的結成了同盟,而且王氏還聽夫君提到過,說是大夫人會在後堂‘靜養’,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蕭南。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王氏都不會得罪蕭南。
是以,聽了蕭南的話,王氏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以熟稔語氣對她說:“八弟妹只管忙去,但有件事你必須答應我。呵呵,我聽說弟妹身邊的玉蘭心靈手巧,我那兒還缺幾個制精巧花燈的人,不如就把玉蘭和她的幾個徒弟借給我,也好給咱們家做幾盞出彩的花燈。”
王氏的態度很明顯,她把蕭南看做了自己人,所以才會不客氣的提出要求。
蕭南也想和王氏親近,見她這般示好,便積極的配合,笑道:“呵呵,就這點兒小事啊,好辦。既然大嫂看得起她們,只管讓她們過去就成,就怕玉蘭幾個人笨手拙,幫不了大嫂的忙呢。”
王氏連連擺手,笑說蕭南太謙虛。
蕭南又道:“大嫂那兒還缺不缺人,我這裡的秦媽媽和蘇媽媽也都是極有經驗的老媽媽,大嫂若需要,只管遣人來說一聲。”
王氏笑容更勝,“放心吧,我跟你才不會客氣呢。”
好一幕‘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妯娌相親場景。
沒了大夫人在頭上壓著,榮康堂的三個媳婦兒空前的和諧。
有人幫忙,無人掣肘,王氏的準備工作進展的異常順利。
到了正月十五,王氏在榮壽堂彙報的時候,燈會的各色細節已經準備妥當,她只等老夫人拍板——其實這也是走形式,王氏從策劃燈會活動、到具體細節的準備,全程都向老夫人彙報過。
今兒這一遭,不過是過場戲罷了。
老夫人發落了姚氏後,便拍板同意了王氏的提議,並嚴令全家必須配合王氏的安排排程。
二老夫人和大夫人,一個剛被老夫人教訓了一通,一個還在老夫人的整治中,兩人都被她整得沒了脾氣,這會兒更不會有什麼異議,紛紛點頭稱是。
其它人呢,除了小盧氏面有異色,也都連連說好。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到了傍晚。
暮鼓響過,坊門卻難得的沒有關閉,這是上元節的福利,上元節前後三日特許不必宵禁。
此時,雙相崔家所在的崔曲燈火輝煌,門前那條大街上佈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
之前崔家的下人也早就放出風聲,說今日崔曲有賽詩會,不但有國子監計程車子、博士們前來參加,諸多來京的舉子們也都紛紛前往。
另外,還有坊間的小道訊息說兩位相公也會在燈會露面,哪位青年俊彥運氣好,被崔相公發掘了驚世才華,定能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呢。
不管這流言的真實度有多少,前來參加燈會的人還真不少,其中較多的是麻衣舉子——機會難得呀,就算遇不到崔相公,能在賽詩會上拔得頭籌,也能揚揚名氣。
當然前來參加燈會的也有附近的居民和崔家的舊友親朋,以及放出去的部曲、奴婢們。
比如花天價在崔裡定居的胡商,小柳氏的弟弟柳思安,蕭南的合夥人王佑安,還有阿槿女士的孃家崔德志一家……便是其中的代表。
“大郎君,您看,那不是烏奚奇烏郎君?”
王佑安的貼身小廝王同,指著人群中的一個青袍男子,驚訝的輕呼道。
“嗯?烏奚奇?”
王佑安順著王同的手指看過去,果然,在一排顏色鮮亮的四季時令花樣式的花燈旁,正站著一個穿著靛青色棉袍的男子。
那男子長得甚是魁梧,個頭足足比四周的麻衣舉子高出一截兒,且髮色棕黃微卷,面闊眼窩深,一看便是異族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王佑安的故友,突厥人烏奚奇,也就是曾送拂林犬給蕭南的胡商。
“還真是他,不過,他怎麼到崔曲來了?”
王佑安心中疑惑,但念著往日的交情,還是抬起手準備跟他打招呼。
只不過,還不等王佑安喊出聲,他又驚訝的發現,烏奚奇身邊忽然閃出兩個碧衣小婢。
這……這是崔家奴婢的統一服飾。
作為崔家的常客,王佑安一眼便認出了兩個小婢的身份。
發現了這一點,王佑安心中的疑團更大:他沒聽玉竹姑娘說起過烏奚奇呀,他什麼時候跟郡主搭上關係?
不對,或許不是郡主,但不是郡主,又是什麼人?
王佑安深知烏奚奇的脾性,他這位老朋友可是徹頭徹尾的‘奸商’呀,講究的是‘無利不起早’,而以烏奚奇目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