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部分,棄婦的極致重生,低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發展到眼下這一步,不管整件事是不是崔幼伯的手筆,李去病都要按照人家的劇本往下演。
至於被人利用神馬的,李去病也沒有太多的鬱悶。
因為人家崔幼伯很會辦事,三兩句把便把‘無奈剿滅馬賊’說成是李去病的神機妙算,從而樹立了李都護‘英明’‘果決’的光輝形象。
按照這個說辭,平西大軍的火器庫被劫事件,也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引誘馬賊入套的計謀。
如此一來,誰也不會再追究李都護等一干官員的瀆職——突厥馬賊橫穿數個州郡仿若無人之境,此事一旦落實,李都護就算再無辜,一個‘失察’的罪名卻是跑不了的。
然讓崔幼伯這麼一說,事情就全不是那個樣子了。
李都護的‘失察’成了‘未雨綢繆’,他的‘瀆職’也變成了‘神機妙算’。
一下子,整個安西都護府上下官員的面子都圓了回來。
尤其是李去病,非但無過,反而有功呀——這些馬賊未必是突厥人的密探,但地上的屍體中確確實實有一百多號突厥人,且還有不少曾是賀魯帳下的兵卒,這可是做不了假的。
在軍隊裡,有時為了邀功,為了湊齊人頭數,領兵的將領還要殺幾個敵方的百姓充充數呢。
如今倒好了,也不用充數了,這些人本就是突厥兵,李去病寫摺子的時候,底氣不是一般的足呀。
所以,哪怕李去病已經猜到自己被崔幼伯當槍使了,他還不能揭穿,非但不能揭穿,他還要很開心的接受人家的‘善意’。
畢竟崔幼伯將全部的功勞都推到了李去病的頭上,而他自己,卻像個打醬油的,似乎只是跟著李都護去辦了趟差事,辛苦下力的全是李都護。
這個人情,李去病不能不領。
唉,而且吧……李去病悄悄的瞄了滿面淺笑的崔幼伯,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忌憚:這小子還不到三十呀,心機就如此之深,心狠手又辣,偏行事還這般大方,功勞什麼的,說讓人就讓人,一點兒都沒有不捨、心疼。
這樣的人,真心不好惹!
即便不能引為知己,但也決不能得罪。
尤其是這小子還是皇帝的心腹,在新君面前,比他這個名義上的族弟還要有面子。
所以,明知道崔幼伯利用了他,意圖借他之手除掉郭繼祖,李去病非但不能生氣,反而還要配合。
不,不能只是配合,他還要回敬崔幼伯一份大禮。
想著想著,李去病有了主意,他說完那些表明自己很‘英明’的廢話後,話鋒一轉:“……今幸得諸君與將士們的傾力相助,本都護才能順利剿滅突厥逆賊,且成功拿下這兩個通敵叛國的敗類,來人呀,把郭、董二人拿下!”
話音未落,郭繼祖的臉上一片死灰。
如果說剛才他還有一絲僥倖的話,那麼此刻,他徹底絕望了——李去病、崔幼伯這是要把他全家往死路上逼呀。
通敵叛國,這是多大的罪責?
郭繼祖死死的咬著腮幫子,力道之大,直接將口腔內壁的嫩肉咬破了,鮮血順著嘴角流了出來。
此刻,他也不再躺在地上裝死人,爬起來,恨恨的盯著崔幼伯——這廝太狠了,不止要他一個人的命,竟是要讓他郭家全家去死呀。
明明他只是養了幾個馬賊,想給自己添些底氣罷了,怎麼、怎麼就通敵了呢?
再說了,他可是貞觀舊臣呀,曾跟著先帝東征西討,之前平定東突厥的時候,他也親自參加過呀。
對於突厥人,郭繼祖是憎恨的,他哪裡會與之勾結?
還有,他若真心勾結,也不必等到今日呀,早些年,賀魯還是瑤池都督的時候,曾經數次拉攏過他,可都被他拒絕了。
沒想到,如今,他卻被扣上這樣的帽子。
偏、偏他說出辯駁的話來,如果李去病等都護府的官員不在的話,他還可以說崔幼伯為了打擊自己,串通那些婦孺做偽證,反正他與崔幼伯的恩怨,半個鄯州的人都知道。
可李去病等人在,且親眼看到了婁大娘子等婦人的表演,哪怕這些人真的做了偽證,郭繼祖有口也說不出來。
因為,他若說這是崔幼伯的詭計,那些婦孺也是崔幼伯弄來陷害他的。那麼郭繼祖就必須解釋,崔幼伯是怎麼將這些婦孺偷偷藏到土堡的。
是呀,崔幼伯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董遠或許是草包,但董達卻極靠譜的,有他管理,土堡的安全性還是蠻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