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養子成龍,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官貴人,小民小販,誰都是聽得心裡打起鼓來。
京城趙府上,趙家太婆婆聽得丫鬟傳了謠言時,就是招了二兒子趙鎮安和孫子趙添祿。老人家是擔憂的說道:“老婆子都聽出來,當今的聖上德行有虧。老二啊,趙管事傳了洪英的話,晉藩的兵,可是進京城裡了。兵一多,會不會大亂?”
“娘,咱們府上有準備,您儘管放心。”趙鎮安寬慰了話,又道:“再說,就是真亂了,那兵也是均王請來的。真是大軍來,為得還是奔前程好處。均王要當天子,總需要一座完好的東京城。”
“爹這話有理,祖母放心吧。均王要坐天子位了,東京城都不在的話,大梁的江山不成為沙堆的樓閣,風吹就倒。”趙添祿跟著補了理由,頭頭的是道說著。
這麼一聽後,趙家太婆婆的擔憂之意,果不然的消減了。
“你們的話,都有道理。老婆子的憂慮,看來是浪費精力嘍。”
安慰趙家太婆婆時,趙鎮安、趙添祿父子是信心十足。實則,從這位長輩的院子離開後,父子二人的神色就沒有輕鬆過。
“為父擔心,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啊。”
“京城已經攪起大風暴,爹,咱們的準備足嗎?鎧甲是明晃晃的靶子,兒子不敢犯了禁忌。再多弄些長槍和弩弓回來,以備後患如何?”
趙鎮安聽著兒子的話,搖搖頭,嘆道:“咱們府上的兵器數不少了。以咱們趙家的實力,弄的差不多就成,過份多了會打眼。為父不想進京城的大隊人馬,沒盯住府上。朝廷倒是先準備宰了咱們當肥羊。”
☆、第24章
晉藩,領著兵馬入城的人,是晉王的庶長子歸德節度使李仕元。
趙洪英很榮幸,被選入戲稱容易得提拔的入京大軍中的一員。紮營,在東京城內自然是不必的。歸德節度使李仕元是直接落腳在晉藩於東京城內的邸宅中。
這處邸宅是均王朱由鎮雙手奉送的。來由,便是當年晉王跟大梁先帝翻臉時,充沒掉的部份家產。
李氏邸宅,位於王公貴族和百官們聚集的朱雀大街。
趙洪英是守衛邸宅的小小火長,入夜後,他被排到了守夜的班次。
“火長,咱們這一回,真能撈把大的?”進了東京城,見著繁華的大街是人來人往。軍營裡窮得剩條命的小兵卒們,人人是口水都快流下三千丈。
當兵嘛,除了為混口飯吃,更是想掙個前程。
把命擱褲腰帶上討生活,過一天,是一天。所以,哪個晉藩的兵卒,都是兇悍之外,更加的貪婪。便是趙洪英何嘗不是如此呢?人性如斯啊。
“聽上頭的指令,咱們得守軍規。要不然,吃飯的傢伙,那說砍就砍。”趙洪英得了京城趙府上的訊息,總覺得均王坐龍椅,應該不會讓藩鎮兵血洗東京城的浮財吧?
“大頭,別咋咋乎乎,要沉得住氣。真有財路,上頭吃肉咱們喝湯,是你的財運跑不了。”趙洪英訓了一直問話的兵卒馬大頭,還是把另外一個兵卒李老二給推出來,誇獎了兩句,道:“老二這性子要得,遇事夠穩,平時又夠義氣。”
“大頭你啊,看老二行事,多學著點。”
趙洪英帶了他這火兵卒,連上他共十人。那平日裡是不克扣,有時,還倒貼點銀錢請大傢伙去家裡吃肉喝酒。總之,攏絡人心的活嘛,是有些水準的。
這不,馬大頭一個壯漢子,比趙洪英高了不止半個腦袋的身材。一聽著趙洪英的訓話,馬大頭便是心悅誠服的忙回道:“火長,我這不是想著嫂嫂要生了,咱們火裡一人湊點,給大侄子掙份催生禮嘛。”
“去,你大侄子不缺你那點催生禮。”趙洪英笑著,回道:“你真攢下錢,我帶頭添點,算你的聘禮,讓你嫂嫂給你尋摸個媳婦暖被窩如何?”
“你一個漢子,沒成個家,不是個事。”趙洪英搖頭,對拉紅線,解決了火裡兄弟的人生大事,還是掛心的。
人說,有恆產者,有恆心。
對古代的老百姓而言,什麼是恆產?
窮得響叮噹的老百姓,不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田地,佃戶這等窮困人,還是非常多的。更何況,當兵吃糧子,又不種地了。所以嘛,民間老話才說,醜妻暖坑破兵襖,小卒們的人生三寶。
“火長,真有姑娘樂意嫁咱?”馬大頭紅得跟個關公臉一樣,挺彆扭著。可他心裡,還是盼著娶個媳婦知冷知熱的。
打仗有些年,湊一堆的漢子,聊啥?
不就是吹虛了自家的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