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鳳女輪迴,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這若蘭一事是老太后託付的。
皇帝知了若蘭與黑袍人同夥有些訕然,而老太后則是心中煩悶眉頭緊蹙,她是搞不明白了。一個姨娘的死還能牽扯出這麼多事來。
她不禁瞥了眼奈兒,“你這丫頭沒與哀家說實話,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個若蘭來歷不凡?”
何公公來傳過話之後,老太后便叫人喚了奈兒過來,又將事情轉告了一遍。奈兒正消化著何公公帶來的訊息,冷不丁聽老太后這麼一說,詫異的回了句,“臣女是查不出若蘭的來歷,這才求了娘娘您呀。”
如此坦然的態度。令老太后一噎,倒也反駁不了,一時氣悶沒再說話了。
陶嬤嬤是越來越看奈兒不順眼了,她想諷刺對方兩句,可也是說不上什麼話來,最後就衝著奈兒冷哼一聲。算是出了口氣。
奈兒渾然不覺,她問道,“是皇后娘娘生辰那晚什麼時辰見的面?”
何公公來說的是皇后娘娘生辰那晚,相府失火前,有人瞧見有名從頭到腳蓋著黑袍的人在相府後門與相府的丫鬟若蘭見了一面。
並且散佈謠言的五個人雖是都死了。可查探出來五人生前也都與這樣從頭到腳蓋著黑袍的人說過話。
一般人為了避人耳目是會做黑衣打扮,可極少如此怪異的從頭到腳的蓋了黑袍,那就不是避人耳目,而是標新立異了。
所以這樣裝扮之人極少,也就是,若蘭所見之人極有可能與散佈謠言的五人所見之人是同一夥人。
那散佈謠言的五個人事後死了,若蘭卻是在相府失火之後下落不明,皇帝不會知道若蘭的屍首早在亂葬崗腐爛了,這才有了“殺害蘇丞相的小妾之人與散佈謠言之人是一夥的”這個結論。
但奈兒早就猜到散佈謠言之事定是黑袍人做的,也早就知道若蘭是黑袍人之一。何公公帶來的訊息,唯一讓她在意的便是若蘭在肖姨娘死前與黑袍人接觸一事。
她十分疑惑,這一世為何黑袍人會提前動手。而那日若蘭與黑袍人接觸,之後便動了手,很可能是那次接觸若蘭才得了指令。
於是她想弄清楚那次接觸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前後發生了什麼事,可能影響了黑袍人導致他們提早動手。
奈兒的問題問的太古怪,老太后想著快些了結了肖姨娘的事,便仔細回想了何公公說的話,好一會,才語氣不確定道,“好像是說晚宴開始後,到底哪個時辰何忠平倒是沒說。”
奈兒還沒做聲,陶嬤嬤就像是抓著了機會,諷刺道,“蘇二小姐問的還真是奇怪,感情相府辦事都極講效率的,天天看著那沙漏,幾時幾刻喝了口茶,幾時幾刻說了句話,出了門沒了沙漏就盯著天看時辰。”
奈兒眉頭一挑,望了過去,就瞧見陶嬤嬤一臉憤慨,頓時她便明白了過來,是自己太過放肆了,想著自己與老太后算是交易,又仗著老太后對自己還算喜愛,就忘了禮儀分寸了。
她剛想行禮告個罪,卻聽見老太后突然道,“對了,何公公不是說是在放煙火之前嗎?後來那打更的便瞧煙火去了,也沒在意了。”
一四零章 為何要拒婚
(通宵碼的字,肥肥厚厚的o(≧v≦)o~~)
奈兒已因仗著自己重生未卜先知,自以為是的小看旁人,從而失去了最親的娘,她不能再犯錯了。
她不由沉了心思細細回憶了起來。
放煙火之前?
思緒拉回魏皇后生辰,那日她以煙火為暗號,準備帶著娘和弟弟逃出相府。
而皇宮放煙火不久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她仔細回想著,從她進宮開始,第一次見了趙雪梅的繼母趙夫人,之後便是被魏皇后的丫鬟領去了坤寧宮,再之後與楊思瑤三人呆在慈寧宮直到跟著老太后去了交泰殿,中途她送了三個姐妹三份離別之禮。
關鍵的應是最後,她乘著送老太后回慈寧宮,中途分開,之後出了宮,回到相府與娘和弟弟碰了面,等待皇宮的煙花綻放。
沒有意外!奈兒立刻否定著,也不可能是途中她被人發覺,因為到如今都沒爆出她離宮回到相府一事。而知道這事的外人只有老太后,當日她跪至午門,求老太后替娘做主時,是單獨告訴過老太后的。
但以老太后的身份地位,並且有求於自己,她是不會說出來的。
那麼就不該是自己的原因。
奈兒腦中浮起她昨晚寫的那張紙,四個名字,蘇奈兒、楊凌天、如來、黑袍人。
那麼,楊凌天當時在做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