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研二第三學期:社會實踐
刀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研二第三學期:社會實踐,為了愛,山之子求學記,刀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14年6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的5個周是南島大學2013-2014學年第三學期,學校有關部門和各個學院組織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供學生選擇參加,主要對大二、研二和博二的同學,也像課程一樣可以透過選課系統選上。
趙山文比較後選上了兩個實地調研時間錯開的社會實踐活動:經濟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組織的“華南沿海農村社會發展與商業精神調研”、學校黨委宣傳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聯合組織的“林春縣生態文明建設調研”。
一般一個同學只參加一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趙山文之所以選上兩個,主要是現在沒有學習壓力,想出去多長長見識,提高自己能力。
另外,還有一點個人的考慮,就是希望出去多認識女生,看看會不會遇到喜歡的。在暗戀楊寅無果後,又經過研二這一年的學習生活,趙山文感到,每天光上課和上自習是找不到女朋友的,要找女朋友得多出去參加活動,認識的女生多了才可能會遇到喜歡的。
按照選課系統裡發的通知,趙山文加入兩支社會實踐隊的qq群,按要求把自己在群裡的暱稱修改成“經濟學院2012級碩士趙山文”。
從群成員可以看出,參加這兩支社會實踐隊的同學都來自各個學院,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都有,本科生佔多數。本科生在群裡很活躍,一天到晚嘰嘰喳喳在群裡留言,還經常帶個“嘻嘻嘻”“嗚嗚嗚”,一看就是本科生的習慣。
在實地調研前,帶隊老師發了一些資料在qq群裡,讓隊員提前熟悉調研內容,為學生購買暑期社會實踐短期意外傷害保險,做了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趙山文認真學習有關資料,瞭解這兩個調研的背景、內容、方法和意義,熟悉調研問卷和訪談提綱,為調研做好準備。
6月24日,經濟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的帶隊老師召集“華南沿海農村社會發展與商業精神調研”實踐隊全體隊員進行動員,把50多個同學分成5個組,每個組2名帶隊老師,分別赴c省的5個沿海市農村調研。趙山文被分在第4組,共10個同學,由1個博士生、3個碩士生和6個本科生組成。
6月26日下午,“華南沿海農村社會發展與商業精神調研”實踐隊第4組出發調研,學校距離調研點在的縣城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兩個帶隊老師開一輛轎車和一輛商務車帶著同學們前往。
趙山文坐在人多的商務車,新同學剛認識,彼此充滿了興趣,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趙山文注意觀察車裡的三個女生,有個跟自己同級的女碩士長得挺好的,性格很活潑,可惜在聊天中透露出她已經有男朋友了。
到縣城後,老師同學入住酒店,同學兩人住一個標間。晚上,老師請10個同學吃飯,是縣城裡比較好的餐館。趙山文沒想到出來調研還有這麼好的待遇,從聊天中得知,這個調研是為區域經濟研究所的一個重大課題做的,調研的開銷,一部分從課題經費裡開支,一部分是申請學校的補貼,每出來一個同學可以按標準向學校申請補貼。
在隨後三天時間裡,老師帶領10個同學先後到縣政府、縣農業局、縣商務局、縣國土資源局等單位訪談,實地走訪了6個農村。在這過程中,趙山文積極提問,做好問卷記錄,晚上整理了部分訪談記錄。
在實地走訪6個農村過程中,趙山文一再被所看到的震撼。來到第一個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完全硬化的路面,一排排小洋房造型一致、整齊劃一,村裡村容整潔,綠樹成蔭,看不出一點農村的氣息,更像個富人的別墅區。
村裡有辦公樓、休閒廣場、菜市場、文體活動中心、體育健身路徑、燈光球場、老人活動中心及藏書近6000冊的農家書屋,建立了12人規模的村環衛隊伍,有垃圾轉運車,實現垃圾日產日清,整個村子就像一座美麗的花園。
更讓趙山文驚歎的是村裡有高標準的敬老院,敬老院總投資1000多萬元,佔地面積20多畝,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有100多個雙人居和三人居公寓型房間,共230多張床位,向全村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開放。
在走過一個個房間時,看著老人們都生活得安詳幸福,很熱情地給同學打招呼。
據村領導介紹,建敬老院的費用和平時老人的膳食費用大部分由村民在外經商致富後捐獻。村裡經濟已基本擺脫傳統的農業經濟,大部分村民在外經商做生意,很多村民全國跑,有的甚至到了海外,正是多方面的收入來源,支撐了村子的富裕和文明。
走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