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部分,家長裡短種田忙,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朗了,身體也跟著好了呢?”
“這個……”李氏垂眉認真思慮起來,最近這幾年外婆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只要天氣一不好,她的身子就有小半不聽使喚,要不是有安夫子的藥方,也許外婆現在早已…
“唉,說的也是,是該讓娘出去走走!可是,這裡離省城那麼遠,一路舟車勞頓,就算年輕人都受不住,娘那身體……再說,娘她自己也未必願意啊!”
“不會的,娘!要不這樣,你先去找大姨二姨和小姨商量商量,你們幾個先說好了,然後一起去勸外婆,她們要是有空的話,讓她們也一起去,大不了咱們出路費、食宿費。”
“這個…你大姨要忙農活兒、二姨要開鋪子、小姨……”
“哎呀,娘,您別自個兒瞎猜啊!她們去不去你直接問她們不是更好?到時候你去了,她們沒去成,說不定還會埋怨您了!”
“不會吧?這個……”
“娘,別想了!正好明天趕集,咱們全家一起進城吧?一來去看看鋪子,二來看看二毛,三來您順道跟二姨、小姨聚聚,直接問問她們的意思不就行了?”
“這個…好吧!”
說服孃親的雲舒樂呵呵的跟老爹一起去窯廠,從山頂下山到窯廠約有幾百米距離。為免麻煩,雲舒乾脆鼓動老爹把下山那面斜坡全買了下來,反正按荒地計算才一百文一畝,這麼大一片山林也不過幾十兩銀子而已。
算起來,雲舒家所有的田地山林果園等等,加起來可能都快超過兩千畝了吧,算是個不小的地主之家了!而這山路兩旁,雲舒又找來木匠,隔段距離便修個亭子、蓋間木屋什麼的,搞得像個旅遊區似的。不過這裡沒有閒雜人等,而是專屬自家的旅遊區。
於是,走路下山成了雲舒的一大享受,平時沒事的時候她也愛拿本閒書跑這亭子來舒服的泡上一天半天的。
窯廠那邊一切運轉正常,現在這裡有四個大磚窯,三個燒製紅磚,一個燒製青磚。紅磚三天能出一窯,一窯一萬匹左右,價格開始的時候一文十匹,現在稍稍漲了一點兒,一文八匹。儘管如此,紅磚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假設蓋一間房子由人力去挖黃泥算上人工費、食宿費至少要五六百文,開鑿條石要一兩多銀子,還需要好長一段時間,而紅磚運回去就能用,五六百文的紅磚就夠蓋起一間房子,硬度效果絲毫不比條石差,如此算來自然是紅磚划算。
因此儘管紅磚出產率高,卻因物美價廉頗受歡迎,經常是供不應求。大多時候那磚還沒出窯,就已經有不少人排隊等著了!
而青磚因為燒製難度太高,出窯率低。價格一直是紅磚的十倍以上。但青磚的好處優勢也非常明顯:好看、耐用,因此青磚非常受地主或大戶人家的歡迎。所以這青磚雖然一個月才出兩三窯,實際上卻比紅磚還賺錢。
整個磚窯算下來,除去人工費、成本費等,一個月淨賺至少能有三四十兩銀子。雲舒家的莊園前兩年的開支基本都依賴於這個窯廠。因此爹孃對它都分外重視,特別是老爹,每天不去轉一圈,心裡都不踏實。
也許是經常泡在窯廠的關係,現在窯廠那一系列的工序,老爹都清楚得很。從選料、和泥到製作磚胚、上窯等等,他全都能做,甚至比任何一個工人都幹得賣力。
但老爹並不會因此責備工人們不賣力或者剋扣工資什麼的。相反雲舒家窯廠工人的福利待遇卻是附近十里八鄉最好的。用工契一點兒不苛刻,工資比其他窯廠都高,不用黑工、童工,沒有監工,不毒打工人。住的是磚瓦房,每頓葷素搭配。米飯任你吃。
因此,雲舒家磚窯的口碑是非常好的,這裡生意能這麼好,跟這個也有很大關係。當然生意好了自然有人眼紅,也曾經有人來這裡做過臥底,學會了就回去自己開窯廠,為此老窯曾發了好一頓脾氣,強烈要求雲舒送進窯廠來的工人必須是簽過賣身契的。
現在窯廠負責核心事務的工人基本都是老窯自己選的,並簽過賣身契的,外面招的工人一般只負責搬運或打雜。如果有誰不知輕重、問東問西,立馬就能被老窯攆出去。
說起這個,兩年前二姨曾來找孃親,硬要把二姨父塞進窯廠來。可他才來三天不到,就被老窯給打了出來。老窯親自找了孃親,氣哼哼的放狠話:“你這婦人不知輕重,弄些鄰里親戚進來,想把窯廠搞垮還是怎麼的?要這樣早說,還我賣身契,我自個兒走人了!”
孃親自知理虧,紅著臉道了歉,老窯這才氣呼呼的回去,窯廠因此放假大半個月。自那以後孃親再不敢插手窯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