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金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8章 詐謊(1),鬥神之風起聖穹,督金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十五軍團距離東門還有三里,夜空之上突然飛來一隊御前軍,杜常賀與胡顯赫率人前來阻攔十五軍團。 先鋒乍見胡顯赫,心頭猛是一驚。 “胡,胡大將軍!” “鄭良燁,還不下馬參見本將!” 先鋒鄭良燁是做夢也沒想到,被扣王嶽軍中的胡顯赫如何能出現在這裡。 鄭良燁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一邊給護兵使眼色,一邊下馬參拜胡顯赫、杜常賀。 “末將鄭良燁參見二位將軍。” “即刻傳令各軍,停止前進,各軍將領速來議事。” “啟稟胡將軍,陛下五日前有手諭,十五軍團防務已經移交顧將軍,您現在無權調動十五軍團。” 胡顯赫聞訊後與杜常賀交換了眼神,然後聽他一聲冷笑: “呵呵,巧了,本將這裡也有一道陛下的手諭,鄭將軍自己看吧。” 五日前董滔給顧景瀾的手諭當中,並沒有移交軍權給顧景瀾的內容,而且也不可能,但是不妨害顧景瀾藉手諭的名義接管十五軍團。 夏侯夜明料到顧景瀾會由此一出,所以沒讓董滔來,如果讓董滔來,就會變成扯皮。 手諭上沒寫,顧景瀾打發董滔回去問個明白,而顧景瀾一定會識破,火速拉著十五軍團北上合擊御前軍先鋒,與十二軍團匯合。 所以夏侯夜明給杜常賀、胡顯赫新寫了一道手諭,讓顧景瀾將軍權移交給胡顯赫。 鄭良燁接過手諭細看,原本緊張的神色陡然嚴峻起來。 因為他很清楚,顧景瀾接管軍權是自說自話,並沒有夏侯夜明的手諭。 而現在夏侯夜明卻下了一道胡顯赫重新接管軍權的手諭,顯然是夏侯夜明一早識破了顧景瀾的計劃。 “鄭將軍,遵旨吧。” “是,末將遵旨。” 鄭良燁小心翼翼將手諭還給胡顯赫,然後火速去見顧景瀾。 “王嶽怎麼搞的,不是說胡顯赫被重傷,殘了一條腿嗎。” “末將也不清楚,也許是王嶽那裡出了紕漏,讓胡顯赫給跑了,現在何去何從,還請顧將軍趕緊那個主意。” “杜常賀帶了多少人。” “看到的只有五百,也許我軍附近已御前軍伏兵。” “傳令各軍將領,隨我去見胡顯赫。” “是。” 少頃,顧景瀾來到軍前見到了胡顯赫與杜常賀。 “大將軍,你不是去十二軍團了嗎。” “本將若是去了十二軍團,豈還有命活著回來。胡某奉陛下密旨前來紫凰奉詔,顧將軍沒想到吧。” 這個時候就見顧景瀾的臉色起了變化,因為胡顯赫的說法似乎能說得通。 但如果胡顯赫的說法沒錯,那就是王嶽有問題,但要說王嶽說假,似乎也說不通。 其實這就是夏侯夜明的厲害之處,胡顯赫的說辭,都是夏侯夜明設計好的說辭,目的就會讓顧景瀾驚疑不定。 此時此刻,王嶽身在十二軍團,顧景瀾無法求證,胡顯赫自稱沒去十二軍團,而是前往紫凰城待機,這就意味著王嶽說了謊,顧景瀾被蒙了。 而且顧景瀾很有可能認為王嶽撒謊扣押胡顯赫是權宜之計,目的就是要讓顧景瀾起事。 “顧將軍,見到本將莫不是很失望。” “大將軍誤會,顧某豈敢僭越大將軍職權。” “那為何擅自接管十五軍團。” “五日前黑羽衛先鋒官董滔持陛下手諭前來,命顧某將十五軍團移防至紫凰城,顧某是奉命行事。” “陛下手諭何在。” “大將軍請過目。” 顧景瀾從宙戒中拿出手諭,胡顯赫沒看一眼,交給了杜常賀,杜常賀看過後說: “顧將軍,這道手諭只說讓十五軍團移防至紫凰城,可沒說讓顧將軍接管軍權,為何鄭良燁卻說顧將軍已經接管了兵權,胡大將軍無權調動大軍。” “這……”顧景瀾與鄭良燁迅速交換了目光,拿捏分寸後說:“手諭雖然未提移交軍權給本將,但大將軍一去多日,移師若無大將軍命令,恐怕無法調動各軍。因此按慣例,若是大將軍不在其職,應由顧某接掌軍權。” “現在本將已到軍中,現有陛下手諭在此,就請顧將軍當著眾將的面,將軍權移交給本將吧。”胡顯赫口氣強硬目光懾人,強壓著顧景瀾交權。 顧景瀾當然不會交出兵權,他只能做拖延緩兵之計: “大將軍,紫凰城就在眼前,是不是等進城之後,再做移交。” “不必了,陛下還有一道手諭,顧將軍自己看吧。” 杜常賀從宙戒當中拿出另一道手諭,讓顧景瀾自己看。 內容很簡單,而且用詞十分嚴禁,讓顧景瀾將十五軍團軍權移交給胡顯赫後,由胡顯赫率領十五軍團全部,前往紫凰城西郊駐防。 手諭上重點提到“顧景瀾移交十五軍團軍權給胡顯赫”,而不是說只說十五軍團移防,也沒只說胡顯赫率軍移防。 如果少了“顧景瀾移交十五軍團軍權”這幾個字,顧景瀾就能推說先繼續執行五天前的手諭,等進城之後再移交,然後讓胡顯赫率兵再出成去西郊駐防,來搪塞胡顯赫、杜常賀。 這樣一來,只要顧景瀾拖著不交,胡顯赫就不能怎麼樣,至少法理上不能怎麼樣,至於現實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