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金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0章 夏侯氏秘聞(2),鬥神之風起聖穹,督金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鄧轅飛聽從裴風舟建議,立即去了千機城,見到了李少卿。 李少卿正在和內閣商議擴大財政的問題,鄧轅飛不請自來,如入無人之境,滿堂文武為之譁然。 “呃……諸位都散了吧,朕要跟世子好好敘敘。” “是……” 李少卿硬著頭皮尷尬解散了御前會議,還得和顏悅色跟鄧轅飛說: “外甥啊,來之前怎麼也不通稟一聲,舅舅也好迎你啊。”李少卿言外之意是要給他面子,突然出現闖入御前會議,顯得李少卿很沒面子。 “舅舅,外甥有件急事要問,有些唐突還請見諒。” “問吧,只要舅舅知道的。” “當年夏侯夜明和夏侯鴻兄弟二人爭奪儲位一事,舅舅知道多少。” “你怎麼突然問起這件事。”李少卿突然警惕起來,因為如果姐姐李婼賢沒死,太子之位肯定是李婼賢的,李少卿現在就是親王。 鄧轅飛當然知道李少卿怎麼想的,他忙說: “舅舅別誤會,外甥沒有翻舊賬的意思,就是問問。” “哦……”雖然鄧轅飛嘴上這麼說,但李少卿還是小心應付,他說:“你與夏侯夜明打交道多年,應該知道他的為人。” “陰險卑鄙,過河拆橋。” “那你覺得夏侯鴻怎麼樣。” “也差不多,但從抓獲的夏侯鴻親信來看,都對夏侯鴻死心塌地,就是上刑也不開口。” “那你覺得二人誰更合適稱帝。” “要我說,誰也不合適。” 李少卿頓時翻了一個白眼,這不是明擺著說自己這個舅舅趕緊滾蛋嗎。 “如果兩個一定要選一個,你選誰。” “夏侯博曉和夏侯沐雪。” 李少卿再一次翻了一個白眼,他說:“好吧,其實當年,夏侯泰極確實有意立夏侯鴻為太子。” “那為什麼後來改立了夏侯夜明。” “因為夏侯泰極看中了年幼的夏侯博曉,而夏侯慶和夏侯峰二人,你覺得如何。” “遠不如夏侯博曉。” “所以,夏侯夜明和夏侯鴻不分伯仲的情況下,夏侯泰極選擇夏侯夜明,就是因為可以至少延續兩代君王的盛世。而夏侯慶和夏侯峰二人能力不及夏侯博曉,自然會影響到夏侯鴻。” 按李少卿的說法,夏侯鴻的能力其實要比夏侯夜明更強,也更適合做皇帝,至少兄弟二人當中,夏侯鴻比夏侯夜明合適那麼一丟丟。 但是,夏侯泰極要為帝國的長遠將來考慮,所以還要考察孫輩,這樣至少能保證兩代君王不會發生重大問題。 而夏侯博曉從小表現出超過夏侯夜明、夏侯鴻的治國能力,戰鬥天賦也強於夏侯慶、夏侯峰二人,所以夏侯鴻奪嫡失敗,不是敗給夏侯夜明,是敗給了夏侯博曉,敗在兒子輩上。 但問題卻出在夏侯博曉出生之前,夏侯泰極還沒見到孫子的時候,已經決定立夏侯鴻為太子。 在正式確立太子之前,君主一定會極力為太子掃清即位障礙,把太子的黨羽扶持到位。 而就在夏侯泰極暗中逐步扶持夏侯鴻的時候,孫輩陸續出生,等到看清楚孫輩潛力,再想改立夏侯夜明為太子,已經晚了。 人員已經調整到位,夏侯泰極因為煉化反噬命不久矣,已經來不及調整人事,但還是把太子之位傳給了夏侯夜明,這讓當時的太子黨很不理解。 所以夏侯夜明雖然是名正言順登基,卻是在夏侯鴻太子黨的班底基礎之上登基,所以登基之初,皇位就坐的不穩。 其實夏侯夜明和夏侯鴻兄弟二人,誰做皇帝,都能延續蒼雄的穩定和繁榮,二人的能力都不差。 但千不該萬不該,兄弟二人都具備繼承大統的資質,所以必然要在二龍之間決出一個勝負。 夏侯鴻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夏侯夜明登基之初,身邊全是夏侯鴻的人,夏侯夜明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慢慢吐故納新,不斷換人。 但朝堂官員好換,軍隊將官難換。 而且當年夏侯泰極盡給夏侯鴻向軍隊安插三十多歲的將領,這些人只要沒有原則過失,就能一直往上坐,還能繼續往軍中安插自己人。 所以夏侯夜明只能依仗御前軍,面對夏侯鴻的叛亂,根本不敢調守備軍平叛。就因為守備軍最早的將領,清一色都是夏侯鴻的人。 這些年雖然不斷換血,但夏侯鴻也在抵制換血,此消彼長之下,夏侯夜明很難在守備軍團取得上風。 只能另闢蹊徑,新建軍團,擴大軍隊數量,稀釋夏侯鴻的影響力。 但是再怎麼稀釋,也無法改變夏侯鴻叛亂煽動,造成的巨大破壞。 “舅舅,既然夏侯鴻當時架空了夏侯夜明,為什麼不立即發難推翻夏侯夜明。” “因為四國建立之初有互保約定,只認正統,夏侯泰極新死,夏侯鴻立即叛亂多位,名不正言不順,他擔心三國出兵討伐,所以不敢多位。” “那如果當年夏侯鴻叛亂,外公會出兵嗎。” “會的,決不能開這個頭,一旦開了頭,誰都犯上作亂,天下豈不亂套。”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