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部分,唯妻是寵,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套路越來越深了。
七月初二到初四,文武百官、軍民並耆老人等三度奉箋勸進,詞曰伏以仰一人而定天下,大統有歸,撫四海而奉宗祧,主器為重,人心允屬……恭惟襄王殿下剛健中正,至仁茂德,匡扶社稷,剪除逆首,民心所向……懇切俟命殿下承繼大統。襄王三推不過,依從所請。
七月初六,禮部進即位儀注。
七月十六,裴弈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復國號為周,以明年為昇平元年,大赦天下,與民更始。
楚明昭覺得皇家辦事就是繁瑣,光是登基就把宮內宮外忙了個人仰馬翻。那個臣民三請的慣例,在她看來實在有些浮誇。眾人上奏表示天下人都哭著求著要襄王登基,但一請不允,二請不允,三請之下襄王才勉勉強強應允。實則襄王自己比誰都著急登基,但卻還要佯做謙遜,一推再推,楚明昭覺得很有些滑稽。
這雖則是大周皇帝即位前的通例,目的只是發揚謙讓的傳統美德,但楚明昭覺得還是太過形式主義。她想到裴璣將來說不得也要幹同樣的事,就忍不住笑。
裴弈登基之後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那便是南逃的楚圭餘黨。想到出征討伐的人選,裴弈腦子裡頭一個蹦出來的就是裴璣。斬草除根宜快不宜慢,否則等楚圭等人在南方站穩腳跟,再想除掉就難了。而有把握一擊即中的,除卻裴璣以外,裴弈不做他人考慮。
但近來父子兩個因著楚明昭的事,關係十分緊張,商討公事之外,阿璣幾乎不與他說話,要讓他答應領兵南征,恐怕難得很。
裴弈此刻忽而明白了,為何他在楚明昭的問題上語焉不詳的時候,阿璣只是刺他一句,沒提旁的。
因為他根本就不必著急,他手裡握著足夠的籌碼。他懶得與他事先周旋,只等著事到臨頭再堵他。
裴弈很有些頭疼,這個兒子的確是他的左膀右臂,但也太不聽話了。
登基之後便是封后並建儲。裴琰對封后一事無異議,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