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部分,六零年代好家庭,大刀闊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聲音大眼一下子圓睜,隨即咯咯大笑起來。
她又要聽莫茹的心跳。
莫茹把聽診頭放在自己胸口,周七七聽得兩眼放光,“噢噢噢噢”地叫著,一副這個聲音久違了的模樣。
何仙姑看著她歡喜道:“七七真是個特別的孩子,跟咱們鄉下傻丫頭笨小子一點都不像,倒像是那大門大戶裡出來的。”
陳秀芳也道:“就說這又白又幹淨,又俊又激靈的勁兒就不像咱們鄉下孩子。”
周七七聽她們說自己,就瞪著黑亮的大眼看著她們,聽得很認真,“啊嗚~~”
莫茹笑道:“這孩子懶起來也很懶的,半天不動一下。”
周七七又轉著眼睛看她媽,那眼神似乎在說:你講真的嗎?你是親媽嗎?這樣說我你覺得好嗎?
看她那樣一副伶俐的樣子,莫茹笑起來,點點她的小鼻頭,這時候外面傳來叮叮叮的聲音,張根發在敲鈴上課。
莫茹便抱著周七七過去上課,她已經讓莫應熠佔好位置,就在第一排。
金枝兒、泥蛋兒、菊花三個人坐在莫應熠旁邊。
周躍紅和周媛媛坐在第二排,挨著莫茹他們。
來人都自備小板凳,自己找位置。
熟悉的人們就扎堆方便閒聊,女孩子們自然不肯和大人一起,難得自由,幾個女孩子就聚在角落裡小聲嘀咕。
女人們少不得還是拿了鞋底、針線活之類的過來蹭燈光,她們原本還想和莫茹套近乎,可看她居然要坐第一排,她們就識趣地去最後面角落坐。
老師講課,她們嗤啦嗤啦納鞋底,當然不要意思在前面。
那不是拿針戳人家老師的眼珠子麼。
除了周躍紅、周媛媛,還有村裡另外幾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也都過來,一個個穿上過年的衣裳,有的還把勉強能綁起來的頭髮扎一個小辮子,有的戴上過年才戴的髮夾,把扎不著的紅頭繩捏成個蝴蝶結壓在髮夾底下。
反正都會想辦法讓自己有點不同。
周明愈也過來,順手把閨女接過去哄她玩兒,為方便出去給閨女把尿,他們就坐在前面靠門口的地方。
周七七站在他懷裡,東瞅瞅西望望,一臉好奇的模樣,尤其那些女人們嗤啦嗤啦地納鞋底,還把針不時地放在頭上蹭蹭,她就覺得好奇,看個不停。
這時候張根發領著老師進來。
莫茹打量那老師一眼,看起來二十七八歲,英俊帥氣,氣質儒雅文質彬彬,用時髦的話說就是有一種書卷氣。他穿著一身板正的中山裝,胸袋插著鋼筆,頭髮梳得整齊,下巴颳得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胡茬。
看得出來,是特意打理過衛生才來的。
他這樣認真,給大家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很多婦女都誇真是個俊小夥。
張根發大聲道:“這是咱們識字班的老師,姓魏,名生金,大家鼓掌歡迎。”
掌聲噼裡啪啦的響起來,非常熱烈。
第一排的莫茹和周明愈尷尬地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幾乎憋不住的笑。
這名字比起史珍香、楊偉等名字不遑多讓,很讓人聽音生義啊。
魏生金走到講桌前,從桌上粉筆盒裡拿了一塊粉筆頭,轉身在新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他回頭笑道:“這三個字念魏生金,是我的名字,請同學們記住。”
他掃了一眼,視線在莫茹和孩子身上停了停,然後又在納鞋底的婦女身上頓了頓,最後笑道:“前幾年識字班是大辮子女青年的代名詞,現在識字班裡不見大辮子啊,想必在座的諸位有識字班畢業的吧。”
正規的識字班當然不是莫茹和周明愈那樣去兩天就行的,而是上滿三年才給發畢業證的。
果然有人就笑起來,“魏老師,俺出嫁前在孃家上過識字班。”
這個莫應熠和金枝兒不懂,莫應熠拽拽莫茹的袖子,小聲問:“姐,說啥呢?”
莫茹搖頭,“我問問你姐夫。”
周明愈就小聲給她解釋一下。
建國初期的時候,村裡流行識字班,比現在可熱鬧。那時候以為剛解放建國,識字班都是十六七到二十左右的女青年們。她們對婦女解放充滿了幻想,不但組織扭大秧歌、唱歌等文藝活動,同時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追求自由愛情、批判封建惡婆婆和封建包辦婚姻是她們最熱衷的。
“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十**,爹孃不給俺說婆家,俺就跟著個同志走呀,同志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