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部分,農女當家之寡婦難為,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57章 中秋夜(三)
月光照在青石小徑上; 輕輕踏在月光裡,就如踏在人的心坎上,一步又一步; 崔大郎走得極慢; 彷彿每一步落下去就會踩著心尖尖那般疼痛。
一陣秋風漸起,小徑旁邊的樹上有飛花如雨; 花瓣飄零,落到了崔大郎的肩膀上; 又沿著衣裳緩緩飄落到腳邊; 長衫盡處點點緋色,猶如淚滴。他絲毫沒有在意身邊的一切,只是捧著那幅畫作; 慢慢的朝前走去。
涼亭裡坐著四個人; 有兩個今日他下午已經見過,而另外兩個……崔大郎的心砰砰的亂跳著,那便是他的母親和祖母了吧?
兩人都戴著華麗的鳳釵; 長長的珍珠流蘇垂到了額前; 崔大郎不大認識寶石,但依舊看得出來; 流蘇下邊的那排紅色寶石墜子定然價值不菲; 在燈下閃著燦燦的光芒。中間坐著的老婦頭髮尚黑,夾雜著幾根白髮,與他的外祖母相比要顯得年輕,而旁邊那位四十許的中年美婦; 一雙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他,捨不得移動半分。
那就是他的母親了,崔大郎捧著畫的手微微顫抖了起來。
“懐瑾見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他低首行禮,將那幅畫高高捧起:“今日中秋月圓,懐瑾特地作畫一幅,恭祝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身體安康,一切順意。”
胡太后不以為意的看了一眼站在那裡的崔大郎,轉臉望向張國公:“張國公,這是你第幾個孫子?”
張國公淡然道:“這是一個遠房的外甥孫兒,他祖母對我夫人有恩,現今家道中落,他祖母臨終前寫信與我夫人託孤,故此……”
“原來如此。”胡太后點了點頭,滿心悲憫的望了過去:“你叫懐瑾?姓什麼?”
頃刻間,氣氛凝重,張國公有些擔心的望向了崔大郎。
儘管他覺得用“許”這個姓氏並無大礙,可胡太后問起來,他還是忽然間有些心虛。
“回太后娘娘的話,草民姓許。”崔大郎低著頭站在那裡,捧著宣紙的手心微微沁出了汗珠,有些溼滑,幾乎要將宣紙粘疊在一處。
“許?這是國姓啊,你老家何處?若是推起家族族譜來,指不定你祖上還會與□□是本家呢。”胡太后舉目瞟了崔大郎一眼,只覺這年輕人身形高大,可卻因著低了頭看不清他的相貌,和顏悅色道:“許懐瑾,不必拘束,你且抬起頭來,讓哀家來看看你。”
得了吩咐,崔大郎不敢不從,慢慢抬起頭來。
抬起頭的那一剎那,張皇后身子搖晃了下,眼角有溼冷的淚珠滑落。
她生怕被胡太后發現,慌忙轉過頭來跟身邊站著的掌事姑姑說話:“青蘿,給我去剝個螃蟹來。”
轉臉瞬間,她舉起手來,衣袖從臉頰擦過,把那行淚水悄悄擦乾。
這便是她的孩子,看到他面容的第一眼,她便知道不會錯。他的眉眼看上去是那般親切而熟悉,多少次自己對著鏡子看的時候發現也是這樣的一張臉。張皇后目不轉睛的盯住了崔大郎,那般高大挺拔的身材,那般英俊的面容,她的孩子,就如一株玉樹站在涼亭裡,將整個涼亭都照得熠熠有光。
“好個標緻的少年郎!”胡太后驚呼了一聲,眯了眯眼睛:“可惜了,這般整齊的孩子咋就這般命苦吶?許懐瑾,你家中已無親人?”
“是。”崔大郎走上前一步,將那張宣紙放在案几上鋪平,一邊低聲道:“雖然懐瑾已無親人,可仍願天下之人都團團圓圓,家庭和諧。”
“不錯,有這般胸懷真真難得!”胡太后低頭看了過去,就見宣紙上畫著一輪明月懸掛於空中,花叢間坐著一群人,有男有女,有長有幼,期間有一小兒趴伏在母親膝蓋上,伸出手來似乎在索要什麼東西,嬌憨之態著實可愛,而他的母親慈眉善目,雙手攏住他的肩膀,微微而笑。
“咦……”胡太后輕輕噫了一聲,一般的中秋畫作,莫不是著色中秋之月,或是江畔柳枝纏綿,一輪明月映照江水之上,或是月下海棠吐豔紅燭高照,畫紙之上構圖稀疏,要將那清淺的月色體現出來,可怎麼這畫卻畫得如此之滿?畫紙上塞滿了各色人等,那空中的月亮反而顯不出亮色來。
張皇后也湊過頭來看崔大郎的畫,見著幼兒慈母,這眼淚再也忍不住,吧嗒吧嗒的落了下來。
張國公眉頭一皺:“懐瑾,還不快些退下!”
崔大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看著張皇后趴伏在案几那邊,雙目淚流,心中也是酸酸澀澀的一片:“娘娘請恕罪,懐瑾……”
說到此處,他忽然間無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