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部分,良緣,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把柱子拉到東廂房,說私已話。第二天柱子請了半天假,到集上找給人寫信的算命先生,照老孃教的,給樂思齊寫了一封信。
天氣漸暖,景福樓的生意也日漸穩定。雖沒有大賺,生意卻逐日增長。這兒是進城必經之路,原先很多人把這兒當行腳店,路過進來吃個飯,怎麼便宜怎麼來。自從景福樓開業。樓下闢了一半地兒,給過往的客商歇腳,火鍋本省了煎炒做的時間,能快速端上桌,又是豐儉隨意,訊息傳開之後,為省錢不歇腳的行商也在這兒歇歇,填飽肚子再走。
樓上是雅座,賈涵闢了一間房專門懸掛名士們的墨寶。
此時房裡幾個書生對著一幅題跋為清寧山人的山水畫搖頭晃腦呢。
一唇上兩撇須的書生道:“清寧山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怎麼會有墨寶留存在這兒,不會是假的吧?”
一個二十三四的青年道:“要是真跡,怕是主人會珍而重之收藏起來,怎會這麼大方,掛在這兒讓我等瞻仰?”
其它人附和稱是,那是年方二十歲已中兩榜進士,號稱遊歷過祖國河山的清寧山人啊。他在不在京還兩說,景福樓主人什麼面子,怎能請得動他?
小二進來道:“客官們的菜已上齊了,請過來這邊。”
既是懸掛墨寶的地方,當然不能讓水汽蒸騰給燻著了,文人們在這裡賞字賞畫,寫字作畫,到別的房間吃飯。
幾人出房間,迎頭又有幾人快步而來,一人道:“快來看,這兒有清寧山人的墨寶,再遲些,主人要收起來就糟了。”
小二微微一笑。前幾天一個少年公子喝了酒問起東家是誰後,便揮毫潑墨畫了這幅畫。再然後,一個個書生便奔這幅畫而來。
樂思齊的馬車在景福樓門前停下,幾個結帳出門的書生邊走邊議論著什麼,眼睛卻齊刷刷瞧向樂思齊。
“東家,這是上個月的帳。”賈涵把帳本遞上,道:“開業半年,一個月收入比一個月多呢。”
樂思齊一項一項看了,道:“有勞了。”
賈涵謙遜道:“不敢當。”
幾個書生說笑出門,一人道:“這景福樓倒是有趣,點幾樣素菜,還贈送湯底,只需幾個銅板,所費不多呀。”
幾個銅板閒坐大半天,談詩論文,還真是值得呀。
一人道:“我們明天再來。”
樂思齊站在窗前望著幾人遠去,唇邊含笑。只做行腳商的客源未免少了些,以前的店老闆就因生意虧本才把店盤了。這兒遠離市中心,如果沒有吸引人的地方,食客怎麼會遠道而來?單一味火鍋,夠嗎?
樂思齊原就做好打持久戰的計劃,現在的形勢比想像的好,還是賈涵經營有方,難怪蘇瑋花大力氣把他請來。
前後又有兩批人進門。這半晌午的,怎麼還有人吃飯?樂思齊不由看了看天色。
“走走走,我們快去看清寧山人的畫。”不一會兒,走廊上傳來說話聲。
清寧山人是誰?樂思齊想了半天,不得而知。
“墨軒有大家的字畫嗎?”樂思齊問賈涵。
賈涵露出狡黠的笑容,道:“墨軒已經開辦兩個多月了,名頭漸開,不少文人騷客聞名而來,不是賞字賞畫,便是留下墨寶。景福樓的名頭也漸漸傳開了。”
“還是大掌櫃經營有道。”樂思齊誇獎。
“不敢不敢。”賈涵對東家恭敬中還存著敬畏,外人不知樂思齊背後是誰,他可是清楚得很的,眼前這個姑娘能把徐國公拿捏在手心,可不簡單哪。
隨著天色越來越晚,食客越來越多,景福樓漸漸人聲鼎沸起來。
賈涵道:“人氣倒好,就是大多是書生,點的都是素菜,花不了幾個錢。再過段時間,我們的名氣大些,規定花費多少才能進墨軒,這樣我們也不致於賠本。”
“不用。”樂思齊道:“開門做生意,人氣很重要,這樣挺好。”
籤的文書,半年後店裡上下人等皆有分紅,與順慶店和永定店一樣,每月結算。如果照這樣下去,估計得再過半年才能有盈利吧?賈涵為東家著想的同時,也為夥計人考慮。既然東家沒答應,只好算了。
樂思齊掌燈時分才離開,再不走,城門就要關了,這也是景福樓位於城外的弊處。
在車上,冬兒便開始操心晚上吃什麼,說了半天,也沒個結果。樂思齊笑道:“做些清淡些的就好,不用麻煩。”
蘇瑋進宮輪值,她一人吃晚飯,八大碗就不用上了。
才進楓葉院,秋菊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