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部分,妙步生蓮,塵小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絲好奇,也有一些憐惜,便讓她到自己的書房來讀書。那會她讀到的正好是三國曹孟德南下攻打東吳,結果被火燒連營的那段。
那些書卷上面寫的明明白白,偏偏三娘捲起袖子把一堆的書翻出來,說那會曹操大軍南下,其實軍隊內部也是疫病橫行,火燒連營固然有效,但是真的耗起來。恐怕曹操大軍自己也扛不住。
他那會聽著新鮮也跟著聽著三娘說了幾句。
南方瘴氣重,而且氣候溼熱,容易使人生病早夭幾乎是人人都知道,但是那會三娘說過水若是不煮沸,直接飲用下去恐怕就會出現和當時曹操大軍中一樣的狀況。
疫病向來是人說恐懼的,就連蕭佻自己也不例外。他喜歡讀史,史書中不乏對疫病的記載和描述,他沒有親眼看過,但是他明白疫病的威力,幾日之類全家死絕十室九空,都城之內甚至連辦事的官吏都湊不齊。
他不得不多留個心。
聽到蕭佻如此吩咐,家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應了下來。
等到家人退下,蕭佻在矮榻上坐下,將放在案几上的薑湯飲盡。
幾日之後,眾人到達建鄴。
前來迎接的官員,笑容有禮而疏離。自從南朝改革換代以來,北朝還是頭一次派出使節,而且前一次聲勢浩大的南征,雖然南征最後變成了遷都,但洛陽離南朝還是較近,南朝還是收到了些許風聲。
君臣上下自然是對北朝使節難以有好感。
高淵這次前來出使,也是有自己的目的,他不在乎南朝對他們是親近還是疏遠。只要事情辦成了就好。
從船上下來,上了馬車。
他想著照著南朝臣子這樣的態度,恐怕南朝皇帝也好不到哪裡去,尤其北朝皇帝還對逃過去的劉宋皇室是厚待有加。
恐怕這次出使少不得有麻煩。
這個高淵和蕭佻都沒有預料錯,還真的除了些問題。南朝皇帝接見他們不是在臺城裡的大殿上,而是玄武湖。
而且,還在玄武湖上搞了水軍演練。這番氣勢但凡腦子沒毛病的都能看出南朝皇帝是想給北朝一個下馬威。
蕭佻跟在高淵後面,他看著那些戰船旗幟遮天,禮官過來笑容滿面的迎接他們過去,說天子在戰船上接見他們。
高淵自然是應了禮官,蕭佻見高淵前去,也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袍前去。路上他微微抬頭,將四周的園林擺設統統記載腦海中。
原先蕭佻以為南朝皇帝會在大殿上接見,如果是太極殿的話,那麼要記的東西就比較多。玄武湖的話,倒是輕鬆不少。
他回下頭,面上一片沉靜。說起來照著陛下的作風,和南朝開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既然南朝皇帝這麼好意的進行軍演,也莫要錯過才是。他也很想看看南朝的水軍到底怎樣,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也莫要錯失良機。
蕭佻和高淵上了戰船,在戰船上見到了南朝的皇帝。
船上不僅僅是南朝的皇帝,而且還有南朝的大臣。
蕭佻微微一抬眼,眼風掃過那些人,心裡漸漸的有些譜了。
**
宮中放出了一大批宮人出去,蕭妙音也有意立下一個宮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能出宮的宮規。宮牆深深,隔斷的又何止是宮人的青春,更是人性。
以前讀詩說是白頭宮人說玄宗,眼下這會還不是唐朝,但宮人的寂寞卻是一樣的。蕭妙音不忍心,她想著立個規矩好些。
說起來這個規矩在後世也有了,她心裡也沒有許多壓力。
她將這個說給蕭麗華一聽,蕭麗華立刻拍手叫好,“三娘這個好,原本那些良家子應召入宮就已經夠可憐的了,還要在宮內白白耗費一輩子,實在是太造孽了。”
蕭麗華想起宮裡頭的宮人有那麼多都是在宮廷內白白浪費一生,就覺得可惜。雖然說前一段放宮人,將原先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選進來的人都放了出去,但是哪裡會年年來這麼一回?這種事只能是可遇不可求,就和現代中彩票差不多的道理。
“不如三娘你就真的立個規矩,但凡宮人滿了二十三就可以出宮回家算了。”蕭妙音想想以前那些朝代的規矩,還真的有宮女二十五歲可以出宮,她原本也要說二十五,可是想到古人壽命普遍不長,蕭麗華又將歲數改小了些。
她是不擔心宮裡會沒有人用的。其實宮內的宮女中官,大多是書從京畿附近或者是地方上送來的,只會人多而不是人少。
“二十三啊,”蕭妙音想了想,“二十四吧。”這年紀在她看來自然不大,而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