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部分,花團錦簇,打死也不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易巖帶著譚麗娘先坐馬車到通州,然後再上船南下。花易巖陪著譚麗娘一路走一路玩,在六月二十那日到達廣州。
一個月後,花易巖從廣州回來,帶回了大皇子寫給皇上的奏摺,以及懷宇蘇晨寫給蕭沐仁的書信。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六天,今年就結束了,回頭翻翻日曆,日更了八個月,240天啦,我是不是很棒?
☆、第二四一章
第二四一章
花易巖從廣州回來的時候帶了大皇子的奏摺和信件給皇上; 奏摺很簡短; 主要講述大皇子在廣州練水軍的過程和目前水軍的成就,都是官話和套話; 皇上大概看了一眼就交給太監收起來歸檔了。
等到沒人的時候,皇上才拆開大皇子的信件看起來。相比較十分簡短的奏摺,這封信就厚實多了。皇上拆開一看; 起碼有十多頁。
信中大皇子簡短地將他在廣州的生活起居講述了一遍; 重點講述了關於訓練水軍的步驟和方法,將水軍現在的狀況、最近幾次的歷練演習、未來的發展規劃等都一一地寫下來給皇上看,甚至還說了些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 以及他在其中的調節和拉攏打壓。
皇上捏著信紙,看得很滿意,含笑點頭,果然出去歷練一番才有長進; 這軍事佈局、官場齷齪都能看懂了,不錯。
皇上撫著鬍鬚接著往後看,看到最後一頁先是詫異了一會兒; 然後呵呵地笑出聲來,心想不愧是朕的兒子; 這要回京的藉口說的都冠冕堂皇的,瞧瞧前頭這十多頁的鋪墊; 他早就應該想到這個結果的。
皇上在心底算了算,大皇子離京也有兩年多快三年了,是得讓人回來了。
花易巖除了帶回了大皇子的奏摺和信件回來; 還帶了懷宇和蘇晨寫給蕭沐仁的信件,信裡面的關於海軍的內容裡,有很大部分和大皇子寫的類似,甚至比大皇子寫的更詳細,畢竟蘇晨才是真正的主帥。
蕭沐仁拿著信仔細看著,蘇晨說廣東的水軍素質上要比天津的好很多,畢竟是南方人,從小在水裡河裡泡著,聽說不少人從會走開始就會游泳,已經成為一種本能。
蘇晨還說,大皇子到了廣州後安下心來做了幾件實事,歷練的不錯,眼光格局比原來好太多。而懷宇則說的更加直白,大皇子有了軍事上的歷練,對於官場又有了幾分感悟,怕是很快要回京城了,讓花易巖和蕭沐仁早作準備。
幾個男人們拿著從廣州來的信低聲商議著,陶陶和呦呦則拿著譚麗孃的信件看著,譚麗孃的信上主要是報平安,然後埋怨懷宇和蘇晨對孩子們不管不問,搞得貝貝都像個瘋丫頭了。但是字裡行間中還是能看出來,譚麗娘對這種兒孫繞膝的生活的喜愛。
信裡頭還附了一張譚禾寫的信件和畫的畫,除了能從裙子和長頭髮以及頭花上看出來是個女孩子之外,完全看不出那是他的妹妹貝貝。
姐妹倆捧著那張畫正嘻嘻地笑著看著,冷不丁聽到花易巖開口問話,“陶陶、呦呦,你們也來說說你們的看法。”
“啊?”姐妹倆一起茫然地抬頭,“什麼看法?”
花易巖這才想起來,呦呦他們還沒看到懷宇和蘇晨寫來的信呢,就示意懷瑾把信送過去。懷瑾拿著信給他的姐姐送過去,將正在準備茶水點心的宋氏拉住,讓她坐下來也聽一聽,“這些事不急著做,你聽聽姐姐們怎麼說。”
於是陶陶和呦呦帶著宋氏一起看信,呦呦看的快,一目十行地看完後交給陶陶和宋氏,自己端起茶杯來喝茶,沉吟了片刻後,又重新拿過宋氏也已經看完的信紙,仔仔細細地重新看了一遍。
陶陶沒有說話,看著呦呦,她自認為在這些事上理解的不如呦呦透徹,因此不敢輕易說話。而坐在她身邊的宋氏更是輕易不敢開口,她雖然也看書,可是真正參與進來卻是頭一次。
而且,宋氏心裡其實還挺吃驚的,她一直覺得她在孃家時已經很寬鬆了,別的閨閣小姐平日只能讀一讀“女四書”“女論語”,她的父親卻同意她看一看邸報、讀一些史書。
可是令她沒有想到,花家竟然更開放,居然同意女子也參與進來,而且看公爹的樣子,似乎十分重視兩位姐姐的意見。難怪剛剛自己忙前忙後的時候,懷瑾會皺起眉頭。
宋氏坐在一旁,突然想起剛定親時懷瑾帶著她去拜訪二姐姐時的情形。那位嫁給了二品將軍的呦呦姐姐告訴她:像花家、蕭家這樣的人家,娶妻不止娶德、容,更是娶頭腦,所謂“賢妻”不止在內宅。
宋氏正思索間,呦呦第二遍信已經看完了,將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